文档介绍:大学生就业指导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认清形势积极应对
第二部分知彼知己准确定位
第三部分充分准备把握机会
第四部分熟悉程序用好政策
(一)中国社会就业现状
国家高度重视
学校勇挑千斤担
社会供给大于需求
地区发展不平衡
人才的高消费?高浪费!
一、认清形势,积极应对
2003年212万,增加67万
2004年280万,增加78万
2005年338万,增加58万
2006年413万,增加85万
2007年495万,增加82万
2008年570万,增加85万
1、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认清形势积极应对
100万
200万
300万
400万
500万
600万
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
……
1、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115
145
212
280
338
413
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800万
……
495
07年
570
认清形势积极应对
2、近30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
3、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
就业率,不愿提又不得不提
认清形势积极应对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4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
4、中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与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推广双选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步形成
1989年《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多数学生自主择业
就业进一步市场化
1997年,我国高校全部实行并轨招生,自主择业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基本形成
1999年我国开始了第一次高校扩招,2003年出现了第一次就业高峰
真正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开始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双选试点
计划经济时期
不存在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问题
目前:比较完善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5、当前,“3+4+5”冲击大学生就业市场
◆三峰叠加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高峰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高峰
大学生就业高峰
◆四大矛盾
数量矛盾
质量矛盾
结构矛盾
路径矛盾
◆五种新迹象
事业单位实施用人招考制度
事业单位编制缩减
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台户口限制措施,人事编制使用显现本土化倾向
研究生就业高峰到来,挤占本专科生就业空间
毕业生就业整体倒流现象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