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探索论文
一次偶然的赴外学习使我有幸与“奥尔夫”结缘,通过聆听专家的授课,我更是被奥尔夫教学所展现的魅力深深的震撼了。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我进一步了解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当今世界最为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毕业奥尔夫音乐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思想,它把音乐、语言和舞蹈通过节奏整合在一起,给予参与者足够尝试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在联想、幻想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毕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个性去理解、想象、创造和表演,让他们在各种任务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在现实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去参与即兴的尝试创作少的可怜。因为教师都对其有一种恐惧,认为即兴活动是神秘的、教不会也不会教的课程,还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创造能力就不强,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无法顾及到幼儿在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了。
因此,在开展音乐活动时,我们应该摒弃“教师带,幼儿跟”的模式,应当注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各种感官的协调性,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在幼儿期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对幼儿具有非常好的作用。通过探索实践,我也从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正如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到的:我们和孩子一定是伙伴关系,一定要蹲下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的位置与他们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与幼儿以平等的身份参加活动,通过引导,发挥主导作用,和幼儿共同探索知识,和他们亲切交流。在这种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中,幼儿敢于大胆探索创新,敢于大胆表现自己。在《聪明孩子笨老狼》这一活动中,我首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森林背景,配合神秘且节奏感非常强的背景音乐,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猎人和聪明孩子跟随音乐进行游戏,从一开始就让幼儿融入到了活动的氛围中,幼儿都能很快融入自己的角色,而老师此时也不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幼儿的合作者,孩子们在游戏中状态很放松,敢想、敢说、敢演,一节课下来,幼儿轻松掌握了活动的重难点,即区分音乐中的强弱音,能在强音出现的瞬间很快做出静止的各种造型动作,训练了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很好的利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语言要精炼、儿童化还要注意趣味性,这样会充分调动起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在组织教学时,比如出现有些幼儿过于激动、思想开小差等情况,教师此时适时的给幼儿以信任的眼神和微笑、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小手,对幼儿的心理影响也是特别大的。总之,在这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教师是理解、宽容、帮助、鼓励幼儿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并施自信于孩子。如在音乐游戏《三只小兔》中,我和孩子们围坐一起,以
“兔妈妈”和“小兔”的身份一起商量、讨论、征求意见,教师与幼儿即是师生,也是朋友、合作伙伴、宝宝与妈妈。在这样充满爱意、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中,整个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效果非常好。
,主动学习音乐
每一次在活动之前我通常会根据所选的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定出很具体的目标、投放各种丰富的材料、组织有趣的游戏,逐步加深难度,尽可能的把一个个目标展现得淋漓尽致。针对幼儿好动、坐不住、对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活动中我尽可能的做到材料多、变化多,孩子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