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170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8/3/28 文件大小:1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1、放大镜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
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
⑴眼、物不动而镜动。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⑴书上的图像是由彩色点组成的。
⑵电视机和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的色点组成。
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放大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大倍数、视野
3、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凸度
焦距
放大倍数
视野
细节










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⑴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
⑵怎样测量:a测焦距 b比较放大前后的字数 c 比较放大的格数 d比凸度
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用?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每个小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拼图。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点不同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
昆虫触角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1、会画蚜虫和草蛉。
2、观察蚜虫要在10倍的放大镜下才可以看清。
3、蚜虫的繁殖:春夏季进行孤雌繁殖;冬季雌雄交配后产卵繁殖。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用肉眼直接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形状、颗粒大小等)
2、用放大镜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
食盐:白色的立方体。白糖:白色的立方体。
味精:白色的柱状体。碱面:白色的细小颗粒。
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3、晶体的特征:有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
4、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基本上都是晶体,但也有些看起来像却不是晶体,例如:玻璃、沥青、石蜡、塑料、松香、珍珠等。
二、制作晶体方法。
1、减少水分法。
⑴制作一些饱和溶液。
⑵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
⑶待水分自然蒸发后就可以观察。
2、降低温度法。
3、怎样制作一个大的晶体。
⑴制作一杯浓的食盐水,过滤后注入到清洁的玻璃杯内。
⑵用细线栓一小块食盐晶体,悬吊浸泡在溶液中,静置几天。
⑶在杯底出现第一批晶体时,过滤掉杯底的晶体,继续悬吊浸泡。
获得的晶体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

1-4、怎样放得更大
一、做个简易显微镜。
1、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2、怎样做简易显微镜?
⑴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在下面,放大倍数小的在上面,上下移动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为止。
⑵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3、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这种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二、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可以放大近300倍。
2、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3、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作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可放大1万倍。
4、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显微镜可放大到200万倍。
5、1983年,人类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细胞一词的由来。
1、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物质,把它命名为细胞。
2、这些“小房间”是死的细胞壁。
二、观察洋葱上表皮细胞。
1、准备:各种材料的名称、作用、使用方法。
镊子:撕下洋葱的表皮。美工刀:划“#”清水:浮起标本薄片。
载玻片:清水滴在中央。盖玻片:倾斜45°盖上。碘酒:染色。
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
2、制片:⑴切⑵掰⑶划⑷浮要求:薄而透明。
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要求。
1、物镜: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