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1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名句默写.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名句默写.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1/8/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名句默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名句默写
衢州卷
4古诗词名句默写。((1)—(4)题必做,(5)(6)两题选做一题)(8分)
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晏殊《浣溪沙》的“▲, ▲”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
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儿童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老当益壮的豪迈情怀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案】
江入大荒流
江山代有才人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鸡声茅店月。小桥流水人家。
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5)(6)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
宁波卷
。(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③《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不在此的语句是“, 。”
④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用“, ”来颂扬这种精神。
⑤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可用“, ”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金华卷
,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6分)
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春水满洒泽,王湾在北固山下,见证“▲,▲”的壮阔;夏意醉原野,辛弃疾流连于乡间,品味“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欣喜;秋风送闲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享受“▲,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冬岭秀松柏,孔子伫立于天地间,感悟“▲, ▲”的深邃。吟诵时,山川有意;凝眸处,草木多情。
【答案】
,风正一帆悬听取蛙声一片采菊东篱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温州卷
4、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池上碧苔三四点,(1) ”是淡淡的春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宜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2) ”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3) ”是伤怀的冬寒。
风花雪月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4)
,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城春风吹不走李白满腹乡愁;“(5) ,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地落花道不尽杜甫一生飘零;“山回路转不见君,(6)
”是岑参雪天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7)
,(8) ”是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由望月而牵动的骨肉相思之情。
【答案】
湖州卷
4 .古诗词名句默写(①一④题必做,⑤⑥任选一题)。(6 分)
①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②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⑤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最能体现诗人闲适、悠然的两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⑥ 2010年世博会,四海友人齐聚上海,然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