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斜拉桥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65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斜拉桥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luyinyzha 2018/3/29 文件大小:1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斜拉桥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斜拉桥施工方案
4 斜拉桥
索塔施工
本合同段主塔包括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施工时共分***个节段进行施工,斜拉桥索塔施工的关键主要是塔柱线型控制、外观质量和上塔柱斜拉索锚固区施工。根据索塔特点和施工总工期并考虑到各种因素,拟定主塔施工控制工期为***天,并以此制定相应施工措施。
施工材料依靠安装在塔旁塔吊吊运,施工人员利用施工电梯运送。
下塔柱施工(工艺框图见表1-1)
下塔柱模板
下塔柱高***米,为减少下塔柱模板拼接缝,,面板采用5毫米厚优质冷轧钢板,模板背方采用2[36型钢,对拉杆采用锥形螺母拉杆。模板背楞采用2[10型钢。模板间连接为M16螺栓连接。模板设计以刚度控制,面板平整度≤1mm,挠度≤1mm。
下塔柱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顺序为:校正基础预埋筋位置→安装劲性骨架→安装主筋定位框→测校定位框平面位置→安装主筋→安装箍筋及预埋件。
凿毛承台塔肢位置混凝土表面(包括剪力槽),安装首节劲性骨架,劲性骨架除了作为主筋的定位骨架外,还起到稳定模板的作用。钢筋安装前,在劲性骨架上安装主筋定位框(定位框上已按主筋间距放样并注标识),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塔柱预埋筋与塔柱主筋,并同时在钢筋定位框上绑扎定位。以确保塔柱主筋间距位置的准确和各向钢筋平面的平整及顺直,避免由钢筋引起的模板安装障碍。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法,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4台罐车运输,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一台三一牌高压卧泵和一台高压卧泵泵送运输。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法浇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1)混凝土配合比
索塔塔柱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施工。施工前先根据砂石料及水泥质量状况进行配合比试验,试配时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96)要求,在施工现场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确定,主要要求如下:
(1)水泥采用规定强度及普通水泥,其最大用量不超过550kg/m3。
(2)粗集料选用级配良好的1~3cm碎石。
(3)细集料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砂率控制在40%左右。
(4)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通过试配掺加外加剂,以降低混凝土水灰比。
(5)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12h,坍落度控制在16cm~18cm,以利于泵送施工。
(6)塔柱混凝土水泥采用同厂家、同类型、同标号水泥,使塔柱颜色通体一致。
用。
下横梁施工
,贝雷架拼装桁架梁承重,其悬臂端由预埋钢箱牛腿上的分配梁砂筒支承。模板采用大面钢模板,模板内支撑采用型钢桁架支撑。
下横梁钢筋安装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顺序:腹板钢筋→腹板预应力管道→腹板和横隔板模板→顶板支架内模→顶板钢筋→顶板预应力管道。
下横梁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注采用左右、前后对称浇注,按先腹板、后顶板的顺序进行。浇注时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采用插入时振捣器振捣。
下横梁预应力施工
在浇注混凝土前先穿好束,以防波纹管漏浆造成施工不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5%,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
1) 预应力束张拉
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且张拉力控制为主。按设计要求,引伸量控制在±6%之间,同一张拉断面断丝率不得大于1%,且不允许整根拉断,预应力束需用圆盘切割机下料。张拉的施工工艺如下:
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张拉控制吨位(持荷2min,锚固)
实际伸长值的计算方法为:
△L=△L1+△L2
△L1—从初应力至控制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cm);
△L2—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c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度。
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L=(P×L)/(Ag×Eg)
P—预应力束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钢材长度(cm);
Ag—预应力束截面面积(mm2);
Eg—预应力束弹性模量(N/mm2);
2) 孔道压浆施工控制
预应力钢束张拉后,及早进行压浆,根据辽宁地区的空气湿度一般不宜超过7d。孔道压浆用水泥浆,其技术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水泥采用普通水泥;
(2),,水及减水剂对预应力钢材无腐蚀作用;
(3)水泥浆的泌水率不超过4%;
(4)水泥浆中掺入膨胀剂应通过实验确定用量;
(5)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2)孔道压浆施工工艺
(1)孔道冲洗洁净、湿润;
(2)调制水泥浆压浆;
(3)在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检查标准试块的抗压强度评定水泥浆的质量;
(4)封锚。
3)压浆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