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探析微信红包及支付宝红包.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探析微信红包及支付宝红包.doc

上传人:endfrs 2018/3/29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探析微信红包及支付宝红包.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探析微信红包及支付宝红包
摘要:本文以平台用户关系为基础,详细研究微信平台与支付宝平台中用户之间的关系和用户的构成,为全面深入了解微信与支付宝用户特性和营销奠定基础。并通过微信红包与支付宝红包之间的对比发现,以人际交往为基础的平台,对于维护人际关系、营销等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网络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
一、引言
2016年春节期间,发红包的互联网企业数不胜数,支付宝、新浪微博、360等企业都参与了此次红包大战,其中声势最大的无疑是支付宝和微信
支付宝的红包带有明显的“土豪色彩”,据统计,支付宝共发放2亿元人民币的红包补贴给用户,每个支付宝红包均超过50元,相比于微信几毛几元的红包,支付宝红包平均金额超过50元,最大的更是达到19万之巨。从营销上花费了巨大人力财力的支付宝红包最终输给了从用户数量到绑卡数量都远远低于支付宝的微信呢,同样是红包,也就是说在传播信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了传播结果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关键因素
二、社交属性
支付宝作为一款移动支付软件,社交属性较弱。支付宝的红包都是一对一发放的,支付宝与用户之间是简单的“发与收”的关系,每个用户只能看到自己的红包,却看不到其他用户的红包。收到红包后用户会用于消费,但很少分享。而且支付宝的好友与微信的好友数量相比过于悬殊,用户****惯用支付宝购物、理财,但是聊天吐槽多数还是选择微信
微信红包却不同,发红包的是自己的朋友,关系较为亲近,一个人开通微信支付,为了收红包,往往可以带动一群人开通,达到迅速裂变的效果。每个人发红包的信息和收到红包的数量等信息是完全公开的,彼此之间的互动过程全程透明并被分享。用户抢的红包数量越多,象征着人缘越好,交际越广。从社交属性的角度,微信红包更容易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社会网络
三、网络社会关系结构
支付宝的红包是定额的,发放红包的主体是支付宝,没有人情味。支付宝发红包,用户便收着,在传播过程中,用户的心理和行为往往比较平静。而微信红包的关键是“抢”,“抢”本身就会带来微信群的瞬间活跃并且激发传播欲望。微信红包采用随机算法,抢到红包的人红包金额不等,有多有少,用户的心情随之变化,才会引发用户主动分享和传播
而从本质上看,这两个因素,都基于一个重要的指标,也就是传播过程中用户所处的网络社会关系结构。在支付宝发红包的过程中,支付宝作为传播者,在用户的网络社会关系结构中处于一个较远的独立的位置,两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双方并不亲近,也缺乏信息反馈的渠道,类似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关系结构。而在微信红包的发放过程中,发红包的主体是用户的朋友,两者在用户的网络社会关系结构中十分亲近,两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是双向的,互动与反馈非常频繁,类似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关系结构
(一)社会关系中的位置远比信息重要的多
不管是微信、支付宝、微博还是QQ,网络传播中人际传播的属性不断增强,大众传播的属性相对减弱,信息的传播逐渐演变为圈里圈外的战争。那么传播者究竟应该将自己置于受众网络社会关系结构中的何种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作为人际关系圈子里“亲近”的邻居?还是公共圈子外的“桥梁联接”?
从微信的角度更多的倾向于做人际关系圈子里较为亲密的角色,通过微信红包让更多的人可以相互接触,由于有了更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