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
II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答题前,、准
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9 24 A1 27
S 32 C1 35 5 Cr5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撕取外表皮,
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
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
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港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乙,被动运输 >乙,被动运输
C. 甲>乙,主动运输 =乙,主动运输
、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
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
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只进行呼吸作用
,没有淀粉的积累
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
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乙是抗原 ,乙是淋巴因子’
,乙是抗原 ,乙是抗体
: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己烯[来源:]
,2mol和8mo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时,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 % %
,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的NaOH溶液和、的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则一定是
=7时,若,则一定是[来源:Z。xx。]
,,则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
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 B. C. CuO ·5
11将足量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成和的混合物,钠失去个电子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其内能一定减少
,其内能一定增加
,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