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血脂与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关系及预后分析.docx

格式:docx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脂与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关系及预后分析.docx

上传人:你是我的全部 2015/5/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脂与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关系及预后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温州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血脂与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关系及预后分析
姓名:王苹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神经病学
指导教师:韩钊
20100501
温州医学院硕士论文
血脂与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关系及预后分析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缺血性卒中亚型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分析急性期血脂水
平与缺血性卒中病因亚型发病后3月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2007年4月至2008年8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脑科中心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7天并被诊断为缺
血性卒中的患者。对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
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
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2007年韩国
人Sang

Won
Han提出的新TOAST病因分型方法进行病因学分型后分为动脉粥样
硬化型卒中和非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测定血脂各组分,采
用经典的血脂各成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
密度脂蛋白(HDL),并测定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水平。分析血脂各组分
与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的关系。盲法随访患者发病后3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
根据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不同病因缺血性卒中患
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各血脂组分、既往病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统
计方法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
步Logi 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共收集45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290例,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310
例(%),高血压病370例(%),年龄25—95岁(±)。
(2)相比于非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年龄较
大,TC、TG、non-HDL水平较高。将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卒中
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患者年龄、糖尿病史、
高血压病史均与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呈正相关,、
、。调整混杂因素后,血脂各组分中只有甘油三酯水平与动脉
粥样硬化型卒中呈正相关,各四分位数甘油三酯水平相比于最低四分位数
水平,OR值分别为:、、。
(3)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及非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组均显示出
血脂各组分水平均较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4)非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HDL水平与预后不良负相关,HDL水平较高,
预后不良风险下降,OR:(95%CI:-)。
温州医学院硕士论文
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急性期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
患者。较高的HDL水平是非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缺血性卒
中急性期血脂水平较低可能预示预后不良。LDL可能不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危
险最好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血脂、缺血性卒中、新TOAST分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
蛋白总胆固醇预后分析
4
温州医学院硕士论文
Po哪
1 he acute

serum llp]ds and prognosis m lSchemlc stroke
subtypes
Abs仃act
Obj ective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cute

serum lipids among different
isehemie stroke subtyp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um lipids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subtyp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serum lipids levels.
Method
We
registered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
brain infarction

proven

on
diffusion-weighted
M对or
CT who were hospitalized within 7 clays after stroke onset
bet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