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石家庄3号线.doc

格式:doc   大小:6,16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家庄3号线.doc

上传人:endfrs 2018/4/4 文件大小:6.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家庄3号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述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勘察设计总承包合同。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起于西三庄站折返线末端,线路沿联盟路、中华大街和塔北路敷设,下穿西三庄街、友谊大街、和平西路、裕华西路、槐安西路、建设南大街、体育南大街、富强大街、谈固南大街、东二环路等主要相交的城市干道,正线终点设于位同站末端,位同站设于塔北路与东二环路口下方,站后设交叉渡线与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沿途主要经过水上公园、柏林小区、铁路运输学校、新百广场、省文化中心、石家庄新客站、卓达居住片区等主要客流集散点。,设站17座,均为地下站,,设车辆段一座。其中二中站至金利街站(不含)又称为预留工程,。
十一中站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与裕华路交口东北侧,沿中华北大街方向布设,其中心里程为DK7+,车站范围DK7+~DK7+,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由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风道及风亭三部分组成,采用明挖法施工。-1。
-1
车站规模
,,车站为地下两层双柱三跨现浇钢筋砼箱型结构,车站覆土约4m。
:车站设3个出入口(D出入口为预留商业接口)
、冷却塔:车站风亭2组,冷却塔1组。
底板埋深
,,。
施工形式
主体、风道及A出入口采用明挖法施工,B、C出入口下穿中华南大街段落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
基坑围护
方式
车站主体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围护形式,标准段钻孔灌注桩深度约23m,。风亭、出入口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围护形式,钻孔灌注桩深度约16m。
桩基
无。
抗拔桩
无。
依照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工程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提供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并提供相应的防治处理措施建议及相关的技术参数。
,提供地下水水位、各地层的渗透系数,并评价地下水的腐蚀性。
、强度及变形参数。
,提出土、石可挖性分级。查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分析评价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对基坑工程的危害,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场地类别,场地稳定性。
,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对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做出预测和评价。

、规程及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J145-200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
《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3(J)/T48-2005)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 10049-2004)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03、J 126-2001)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岩土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水文地质手册》(地质出版社)
《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
《工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