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征地补偿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征地补偿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小猪猪 2012/7/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征地补偿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市征地补偿数据库建设
技术设计
2012年4月
一、数据库建设的目的与任务
(一)目的
通过建立xx市征地补偿数据库,以征地数据为支持,实现了用地报批、征地管理、临时用地管理和相关征地数据即时统计。数据库的建成,丰富国土资源“一张图”内容,提升了征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任务
1、收集整理2002年以来全市征地补偿相关数据,包含:图形电子数据、文字资料及其他档案资料。
2、资料预处理
(1)图形电子数据:对已矢量化的数据进行误差校正、地理坐标匹配,使之符合建库要求。
(2)栅格电子数据:对栅格数据进行镶嵌配准、地理坐标匹配,使之符合作业要求。
(3)纸质资料:对纸质资料进行扫描(300DPI、TIFF格式)、建立索引字段、分类统一命名,使之符合建库要求。
3、收集、整理xx市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作为本次建库的基础数据。
4、收集、整理xx市最新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基础图层。
5、对电子图形数据进行实地补充测量,完善图形数据。
5、建立xx市征地补偿数据库,数据库实现查询分析。
二、作业依据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补充规定和说明(国家土地管理局,1987年);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5、《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2001年);
6、《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试行)》(国土资源部,2002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国土资源部,1999年);
三、数据采集、处理与建库
(一)技术流程
依据相关技术规程,收集整理近年来xx市征地补偿相关档案。对纸质资料进行扫描纠正、图形电子数据坐标匹配并对部分不符合建库要求的电子数据进行野外补测;利用2011年度
xx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基础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将历年征地范围图形数据,实地占用图形数据和征地补偿数据按区块和项目分类录入,建立专项图层,并挂接扫描档案,设立关键索引字段。建立具有查询、统计、汇总、分析功能的xx市征地补偿数据库系统,建库流程如下:
通过
通过
未通过
未通过
资料收集整理
历年征地补偿文字材料
拆档、归类处理
勘测定界、实地占用、实地补偿测图数据
数据预处理
数据检查
点线数据拼接处理
数据分层入库
逻辑拓扑检查
查询、分析、试运行
数据库成果
前期准备
数据处理
数据库建设
坐标比配、分层处理
栅格化扫描
构建索引关键字段
图形综合处理
外业补测
通过
未通过
数据检查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栅格文件挂接
构建拓扑关系、属性结构、属性录入
(二)资料收集整理
1、资料准备
征地补偿数据库建设要求选择内容详尽、完整的原始资料。依据xx市实际情况,收集历年征地补偿项目卷宗、图形电子数据;另外还要选用坐标统一、质量良好、具有权威性的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基础。
征地补偿项目卷宗;
勘测定界图电子数据;
县(区)、乡土地边界接合图表;
最新坡耕地田坎系数测算表;
县(区)级以下行政单位代码表;
2012年度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其他相关资料。
(三)数据处理
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库质量,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在建库工作开展以前需要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补充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 纸制卷宗预处理
对各种征地补偿项目中纸制报告、图件进行扫描光栅化处理,扫描格式为TIFF格式,分辨率300dpi,同时进行水平和垂直矫正,保证图纸在扫描过程中变形最小化。
根据各卷宗内文件的种类进行扫描栅格文件分类,建立数据索引,为下一步数据库建设进行关联做好准备。
(2) 图形电子数据预处理
,区分征地勘测定界数据,实际建设占用数据和征地补偿区域数据。
,制定转换标准,统一转换为Mapgis 点、线、面格式。
,一部分是无坐标系统的,需要进行误差矫正,以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坐标基准,采集TIC点(每个区块范围采集至少15个)。使矫正后的矢量数据与2012年现状数据完全套合。
(2) 外业补测
对于征地补偿项目卷宗中,缺少勘测定界电子数据或图形电子数据无法与土地利用现状套合的,进行野外补充测量。将补测后最新数据与格式转换后图形数据合并入库。
外业补测数学基础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为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