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肺结核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从20世纪60年代起,结核病化学治疗已取代过去消极的“卫生营养疗法”,成为公认的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武器,使新发现的结核病治愈率达到95%以上。但2O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出现全球性恶化趋势,大多数结核病疫情很低的发达国家结核病卷土重来,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结核病疫情出现明显回升。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失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流行、多重耐药(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增多、贫困、人口增长和移民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对结核病流行回升的警惕性和结核病控制复杂性的深刻认识,误认为结核病问题已解决,因而放松和削弱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投人和管理等主观因素所致。鉴于全球结核病流行的大回升,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3年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动员和要求各国政府大力加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遏止这次结核病危机。WHO制定和启动特别项目以积极推行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DOTS)作为国家结核病规划的核心内容。
【流行病学】
(一)全球疫情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约20亿)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与经济水平大致相关,结核病的高流行与相对应。
世界卫生组织把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秘鲁等22个国家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性国家。全球80%的结核病例集中在这些国家。无疑这些国家结核病控制将对全球的结核病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二)我国疫情
当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特点如下:
%。全国有近半的人口,,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城市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农村。
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痰涂片阳性(简称涂阳)及或培养阳性(简称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O万和160/10万,估算病例数分别约为500万、150万和200万。中青年患病多,15-%。
。
、涂片阳性肺结核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病率明显地高于全。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在分类上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4类。人肺结核的致病菌90%以上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少数为牛型和非洲型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如下:
(一)多形性
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是细长稍弯曲两端圆形的杆菌,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呈现为T、V、Y字型以及丝状、球状、棒状等多种形态。
(二)抗酸性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称抗酸杆菌。一般细菌无抗酸性,因此,抗酸染色是鉴别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的方法之一。
(三)生长缓慢
结核分枝杆菌的增代时间为14-20小时,对营养有特殊的要求;结核分枝杆菌为需氧菌,但5%-10%CO2的环境能刺激其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37℃左右。培养时间一般为2-8周。
(四)抵抗力强
结核分枝杆菌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或数年。在室内阴暗潮湿处,结核分枝杆菌能数月不死。低温条件下如-4O℃仍能存活数年。用氢氧化钠或硫酸对痰液处理时,一般杂菌很快被杀死,而结核分枝杆菌仍存活。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结核分枝杆菌。5%%煤酚皂溶液(来苏儿液)要杀死痰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需要较长时间,如5%石炭酸需要24小时。常用杀菌剂中,7O%酒精最佳,一般在2分钟内可杀死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太阳光直射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经2-7小时可被杀死,实验室或病房常用紫外线灯消毒,-lm,照射30分钟具有明显杀菌作用。
(五)菌体结构复杂
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成分复杂,主要是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类脂质占总量的50%-60%,其中的蜡质约占50%,其作用与结核病的组织坏死、干酪液化、空洞发生以及结核变态反应有关。菌体蛋白质以结合形式存在,是结核菌素的主要成分,诱发皮肤变态反应。多糖类与血清反应等免疫应答有关。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一)传染源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随着痰排出体外而播散,因而痰里查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才有传染性,才是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