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网络有奖调查活动方案策划书.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有奖调查活动方案策划书.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8/4/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有奖调查活动方案策划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有奖调查活动方案策划书

1、活动主题:“网上购物,值得信赖”
2、活动目的:通过网友的的答复,为各个网站吸取宝贵意见,同时设计出更人性化更适合服务大众的购物型网站,提高网站信誉度,并加强博客的推广。
3、活动简介:在博客中发起投票活动,活动中选取你平时最喜欢最满意的购物网站,如若有兴趣,可以发发博文,写写自己的感受,注明该网站的优点与缺点。
4、参与人群:广大网友,年龄职业性别不限。
5、参与方法:关注博客(),写下自己的宝贵意见与博主互相交流。
6、活动阶段与调查要求:活动时间为4月1日到5月1日。回复中至少推荐3个以上自己喜欢的购物网站,并且注明理由(此项有奖)。
7、奖项设置:凡参加的网友均送淘宝积分,除此外还会评选冠、亚、季军和6名优秀得主,奖品丰厚。
8、评选方式:邀请知名网评人和专业人士进行评析。
9、效果评估:通过此次活动提高本博客的关注度和知名度,为各个购物型网站提供优良的改进方法并评选出前3个
“最值得信赖的购物网站”。
10、活动预算:活动开始前找各购物网站拉赞助,用于奖励参与者。活动结束后与胜出的前几个网站进行交流,争取获得友情赞助,用于奖励9名获奖者。
附注:注意事项
1、所选对象必须为购物型网站。
2、参与者需对自己所选网站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且可涉及多方面。
3、参与者必须为个人,禁止企业、网站运营者携带有宣传性质的作品参赛,一经发现取消其参赛资格。



篇二:
2017教师志愿者活动方案
教师志愿者活动方案是怎样的,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师志愿者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建立、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招募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评选表彰机制和保障机制,推动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学校特制定我校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方案如下:
一、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志愿服务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开展教师青年志愿者行动,既是我校青年教师倡导社会新风、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途径。对进一步塑造青年教师勇于实践、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增强青年教师的服务意识和劳动素质以及促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目标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加强教师青年志愿服务阵地建设,走志愿服务阵地化、活动经常化、管理制度化的路子,使得志愿服务业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力的工作品牌。让我校教师青年志愿者身影出现在学校和南通市的敬老校、孤儿校里,出现在街道上、公共汽车站,成为校园和市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宗旨
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为宗旨,动员组织全校教师青年志愿者深入宣传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我校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内容
(一)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提供服务;
(二)承担临时性、突击性志愿服务任务;
(三)其他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要求的志愿服务工作;
(四)为社区发展、公益事业等提供服务;
(五)扶贫支教,支援西部建设;
(六)其它需要提供志愿服务的项目。
五、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学校统一部署学校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相关工作,做好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并形成学校教师青年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计划,积极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月活动。
1、美化校园行动,由教师青年志愿者协会分片包干,定期维护校园各公共场所,确保校园内卫生死角及时清除。
2、文明倡导、文明乘车、文明就餐行动。由校教师青年志愿者协会统一规划职业礼仪培训、宣传,各教师青年志愿者组织倡导,实施活动,重点是促进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乘车礼仪、排队礼仪、上课礼仪、就餐礼仪、活动礼仪。
3、专业实践服务行动,组织各专业社团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专业服务活动。
4、根据志愿者活动计划组织教师青年志愿者开展学****雷锋活动和植树节志愿活动。
(二)长期定向志愿服务活动。
校教师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联系定点帮扶站,对需要长期志愿服务的敬老校、福利校、退休老教师、街道等公益机构及公共场所等帮扶点分别安排一个教师青年志愿服务分队,建立工作责任制、服务轮换交接制度,每个志愿服务分队每星期派一个小组前去进行。同时做好志愿服务记录。
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