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乒乓球基础理论
乒乓球运动概述
乒乓球在我国素有“国球”之称,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球类运动。我国乒乓健儿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上百个世界冠军。
乒乓球运动趣味娱乐性强,器材简单,打法精于技巧,实战技术变化无穷,很容易广泛开展,适合男女老少各种人群运动,特别是大学生等青少年人群运动。经常参加乒乓球练习和比赛可以有效地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速度和身体活动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进身心健康,并有助于培养机智果断、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和作风。
乒乓球课程考核方式
乒乓球运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成绩考核与评定应包括理论考核、技术技能考核两方面,其中技术机能考核不及格者,总评按不及格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
(一)理论部分:该成绩占总评分的20%。在全部内容授完后进行全面考核。(闭卷笔试的方式)
(二)技术技能部分:该成绩占总评分的80%。按以下规定项目和标准考核。
技术考评内容:反手近台快推30%、正手近台快攻50%。
技评:挥拍方向、击球时机、触球部位、动作连贯性。
乒乓球教学课件
第一章乒乓球运动简史
第二章场地器材、球拍和球
第三章乒乓球运动的价值
第四章初学者如何打好乒乓球
第五章乒乓球运动基本理论知识
第一章乒乓球运动简史
第一节世界乒乓球运动
一、乒 乓 球 起 源
“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1926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第2届世乒赛因举办国经济困难,推至1928年1月在瑞典举行。
1940-1946年因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
1947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行战后第1次世乒赛(第14届)。
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届。
1999年,45届世乒赛因科索沃战争被迫“一分为二”, 单项比赛1999年8月在荷兰, 团体2000年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
200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46届世乒赛“和二为一”
2003年在法国的第47届开始又将团体和单项分开,单项比赛于奇数年举行,团体在偶数年。
,
第二节中国乒乓球运动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乒乓球运动
1904年,,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当时只有上层人士才能打,普通百姓很少能玩,从而制约了乒乓球在中国的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乒乓球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从中国对第一次参加世乒赛至今,其战斗历程可分以下时期。
(1)起步(1953-1957年)
20届世乒赛男队1级第10名,女队2级第3名,21、22届世乒赛未参加,23、24届世乒赛取得很大进步, 24届世乒赛男队1级第4名,女队1级第3名。
(2)腾飞(1959-1965年)
1959年25届世乒赛,容国团获得第1个世界冠军,26、27届世乒赛获3项冠军,28届世乒赛获5项冠军。(庄则栋,徐寅生,张燮林,邱钟惠)。
(3)重整旗鼓(1971-1979年)
31届世乒赛获4项冠军,32届世乒赛获3项冠军,33届世乒赛获2项冠军,34届世乒赛获4项冠军,35届世乒赛获4项冠军。(郗恩庭,梁戈亮,林慧卿,胡玉兰,葛新爱)。
(4)又创辉煌(1981-1987年)
36届世乒赛获7项冠军,37、38、39届世乒赛均获6项冠军。(男:郭跃华,蔡振华,谢赛克,江嘉良,陈龙灿,:童玲,,耿丽娟)。
(5)新程(1988年至今)
40、41、42世乒赛,中国队与团体和单打冠军无缘,1995年起,中国队走出低谷,中国队在世乒赛中获得冠军数是: 43届获7项冠军,44、45届获得6项冠军, 46届获7项冠军、 47届获6项冠军,48、49届世乒赛均获得7项冠军,50届世乒赛已经获5项冠军。
(男: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王皓,女: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郭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