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当代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3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代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771635255 2018/4/9 文件大小:1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代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代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 作者:尹宁宁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6590    更新时间:2008-4-30    文章录入:admin ]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日本的晚婚、少子、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日本厚生劳动省下属的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每5年进行一次“出生动向基本调查”。该所对女方为50岁以下的6949个初婚家庭进行的调查显示,,,与5年前的调查相比,女方晚婚的倾向更加明显。在结婚不满5年的家庭中,计划要孩子的数量也首次减少到2个孩子以下。另外,独生子女的家庭也有所增加。日本总务省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也指出,日本六十五岁以上高龄者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居全球之冠,未满十五岁人口跌至百分十三点六,创全世界最低纪录,成为全球最少子高龄化的国家,少子化问题的严重可想而知。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合计特殊出生率(女性一生产小孩数的平均推算值),将使得人口迈向减少。日本的出生率过去三十年来一直减少,,而且总人口自战后首次出现「自然减」的现象,显示日本社会步入人口减少的时代。
2. 少子化产生的原因
    总的来说低出生率是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造成低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二战期间,日本政府鼓励多生育,禁止人工流产;战后日本颁布了《优生保护法》,随着人流解禁,经济逐渐复苏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少生子女以得到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样一来,使日本的生育率大幅下降。
    从当今日本女性的婚育观转变也不难看出:少子化也来自于未婚率的上升以及晚婚化和晚产化的升高,结婚育儿在人生的优先顺位走低。日本女性的晚婚,不婚和少生孩子,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性考虑”,而不是自然选择。日本读卖新闻社在2003年进行了婚姻问题的全国舆论调查,其中有52%的人认为“女性不结婚也能够幸福
”,而在20—30岁日本年轻人中,接近70%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结婚”。
    再者,日本“拒绝生儿育女”一族也日趋壮大。这背后的确有一些现实的“理性计算”理由。其一来自于就业市场: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使为了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的各个企业不欢迎育儿母亲,这样的企业普遍认为育儿母亲家务事情多需要休假,劳动效率低,能力差。其二是女性为了自身提高:为在工作中得到晋升机会,都会更加努力并花大量的时间进修,从而耽误了生儿育女。其三是现代年轻女性对个性化生活的追求:她们热衷于交友聚会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一旦生儿育女,就象股票被套牢。最后,日本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仍然很严重:他们绝对不会将时间花在家务上,愿意参与家庭育儿劳务的日本男人仍然是凤毛麟角。

    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曾发表呼吁书指出:“出生率急剧下降,将导致劳动人口减少、国内市场规模缩小、中青年负担增加等问题,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6月发表的推算统计认为,“2005年后的15年间,因人口减少的影响,%”。如何缓解人口“少子化”的负面影响,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和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