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东大学医学院陆宪中
艾滋病
概念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病原学-1
人免疫缺陷病毒有两型,即HIV-1和HIV-2。
两型均能引起艾滋病,其中HIV-2只见于西非,毒力较弱,临床潜伏期长。
HIV属逆转录病毒科,
单链RNA病毒
病原学-2
病毒为圆型或椭圆型。直径约90-140nm。
外层为类脂包膜,由gp120和gp41组成,gp120为外膜蛋白,gp41为透膜蛋白,起协助HIV进入细胞的作用。
内部为圆柱状核心,由RNA逆转录酶、DNA多聚酶和结构蛋白组成。结构蛋白包括P24核心蛋白和P18基质蛋白。
病原学-3
HIV有9个基因
3个编码结构蛋白基因
群抗原基因(gag)--核心蛋白p24。
多聚酶基因(pol)--多聚酶。
包膜蛋白基因(env)--包膜蛋白gp120和gp41。
病原学-4
3个调节基因-反式激活因子(tat),对HIV基因起正调控作用。
病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v)-增加gag和env基因对结构蛋白的表达。
和负因子(nef)-抑制HIV增殖作用。
病原学-5
另外4个基因-病毒感染因子(vif)--在一些细胞因子的协同下促进HIV在细胞内复制。
R蛋白()-能使HIV在巨噬细胞内繁殖。
U蛋白()-仅存在于HIV-1,能促进HIV-1从细胞膜上释放。
HIV-2有X蛋白()-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时所必需。且能促进病毒粒子的形成。
病原学-6
HIV有嗜淋巴细胞性和嗜神经性。
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
能感染巨噬细胞、B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骨髓干细胞等。
侵如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但中和抗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