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供电企业成本管理中财务会计论文
目标成本管理方式落后
在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会计中,目标成本管理主要采用任务式、控制式,尽管这两种管理方式方便量化和实施,但不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极有可能在完成目标成本后就停滞不前、不思进取。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并不采用任务式、控制式的目标成本管理,他们更鼓励员工尽可能地节约成本、降低成本支出,以提高经济效益。
设备目标成本管理不合理
设备目标成本管理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上盲目节省成本,导致设备的磨损速度加快,实用寿命降低。二是在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上不断地浪费企业资金,无法有效区分哪些设备是不用更新的、哪些零部件是可以继续实用的。总的来说,导致设备目标成本管理不合理的深层原因还是供电企业浅析供电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韩俊彪资源意识的淡薄,无法充分认识到设备、零部件也是企业的资源。
企业考核不合理
企业考核不合理主要说的是成本管理目标的考核不是根据当年的经营目标,而是与往年的平均水平进行的比较,以两者差距大小来验证目标成本管理的成效。目标成本管理与预算目标相分离的现象是当前我国供电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继续改进的地方。
创新目标成本管理思想和思路
目标成本管理的初级形态是通过增加电力产品的产量而稀释电力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运输、营销等成本,通过扩大销售量来实现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经济的繁荣,电力产品的数量上和种类日益丰富,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压力,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思路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由于消费水平的提升,用户的关注点开始由价格的关注转向质量,而盲目地扩大产量、压缩成本不仅会影响到用户体验,还会影响到质量。而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中,用户更愿意购买一个用户体验好、产品质量过硬的产品,尽管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定价更高。所以,应创新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思路,寻找一条能同样提高成本支出效率的道路。
注重目标成本管理的最佳方案的制定
成本支出包括:研发成本支出、生产成本支出、管理成本支出、营销成本支出等,传统的目标成本管理是在充分考量研发成本支出、生产成本支出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数量制定成本管理计划,然后在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成本的监督和控制。而随着现代目标成本管理理念的发展,企业开始注重管理成本支出、营销成本支出的控制,结合市场的发展形势,对某一项或多项成本进行增减以尽可能增加成本收益。成本的支出不再是盲目地压缩或无尽的投入,更注重企业整体的成本效益。
将目标成本管理贯穿到整个企业发展
成本管理不仅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消耗,如人力的消耗,生产材料的使用及机器设备的磨损,还关注由于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各部门的工作不协调、领导权威失灵、信息和指令失真、企业与市场衔接不合理导致的成本增加,这不仅涉及会计部门和生产部门,还涉及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市场扩展部、企划部、采购部门等,所以企业若想提高成本控制效益,应把成本管理贯穿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中,根据市场经济形势,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引用,不断优化成本控制手段,极可能从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组织结构中进行成本控制。总之,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关注生产成本,它应关注所有可能或潜在涉及的成本支出,全面降低企业的成本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