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案例.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4/1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案例
案例背景:
我们学校学生都是水库移民,这里的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出外打工,每一个班级都有“留守儿童”。据调查,学校“留守儿童”中有不少的人生活贫困,衣食住行等方面缺乏照顾,并且“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等,他们感到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他们非常想得到亲情的呵护。
案例描述:
去年春节后,由于学校一老师休病假,我就接手了他那个班,刚过年,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寒假中或过年时有哪些高兴、有趣的事,并让他们写下来。同学们有的写除夕放烟花,有的写全家一起吃年夜饭,有的写去拜年......但有一个女生写了几行字:恩爱夫妻因祸离,只留孤儿独自泣。十余年后女成少,羡慕他人能唤母。一年春节他人喜,孤女门前无欢笑。看到这几行字,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是什么样的女孩才有如此的体验呢?我打电话询问了以前的班主任,从班主任口中我了解到,小琴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她一岁的时候,她妈妈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她和爸爸以及七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在调查中,我还得知,班级曾进行男女性别差异调查,询查家里人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她打电话问爸爸,爸爸随便开玩笑说了一句:
“都不喜欢,我最后悔生了你。”后来为这事她哭了整整一天,一边上课,一边流眼泪。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她也总是和同学格格不入,总觉得别人在嘲笑她没有妈妈,把自己武装起来。
一颗幼小的心灵就这样承载着如此大的创伤,着实令人心痛。作为她的班主任,我觉得我有责任让他走出心灵的阴影,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为了让他感受到父亲的爱,我及时与他爸爸取得了联系,讲述了孩子的情况,并提醒他爸爸,女孩子的心是比较敏感的,要注意关注她的心灵,不要以为我一农民工出外打工还打电话和女儿说,爸爸爱你,我的好女儿之类表示关心的话,觉得不好意思,该讲的就应该讲。小孩儿就喜欢这些,那样她才感觉到父亲是爱她的。最后我要求她爸爸做到:每两个星期打一次电话回家,并且注意言辞,把对孩子的关爱之情通过电话传达给女儿,让她感受到爸爸的爱;每个月与老师联系一次,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让孩子知道,爸爸在关心她的学****这样她的学****就有了动力;每年过年的时候争取回家过年,让女儿能在这举家欢庆的日子里感到父爱的存在,尽量弥补她母爱的缺陷。一个个电话,一句句关爱的话语,终于让小琴感到了父亲的爱,终于让她走出心灵的阴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她奶奶为了减少小琴爸爸的负担,每天都去捡那些可以回收的废品,好换取些许微薄的生活费,小琴也在放学后帮奶奶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号召全校的同学每天把可回收的
废品放在规定的筐里,再给小琴的奶奶,倡导全校同学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经过校长的同意,允许她奶奶每天放学后进学校收集废品,这样就可以增加她们的收入,也可以让同学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增加环保意识。
在平时与小琴接触的点点滴滴中,我发现其实小琴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女孩子,课余时间,除了帮奶奶捡废品外,在家里还能自己煮饭、洗衣服、炒菜等,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于是,我利用主题班会,进行“我能帮爸爸(妈妈)做 X X ”演讲活动,引导学生向小琴学****生活中的自立、成长中的自强,并以此来增强她的自信心,让她知道,她是一个很棒的女孩。同时,我抓住她爱看书这一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