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民银行机构性质的理想目标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摘要:本文在对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性质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银行机构性质的目标模式,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人民银行,机构性质,实现途径
随着中国银监会的成立,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进一步分离,。如何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的机构性质,科学界定人民银行的职能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银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本文从人民银行的工作实际8ttt8和未来发展出发,现途径谈几点看法。
一、人民银行机构性质的理想目标模式
(一)人民银行机构性质演变的历史回顾
人民银行的机构性质是指人民银行自身所具有的属性,这是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50多年来,,发生着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建国初期至1978年底。这段时间,我国只有人民银行一家银行,虽然也出现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一些
8 tt
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但时间都不长,他们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业务。此时民银行同时ssbbww. com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如发行货币、代理国库、管理金融等,商业银行业务,如信贷、储蓄、结算、外汇等,并在金融业中具有高度垄断性。因此. com,这一时期的中国银行体系被称为“大一统”的银行体系。从银行制度来看,属于复合性的中央银行制度。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系和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是与当时国家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此时民银行的性质,是既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又具有商业银行性质的综合性的中央银行。
2、1979年至198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ssbbww,深入,各专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恢复和建立。1979年2月,原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业务部和国外业务部分别独立出去,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1980年1月1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出来,并恢复了中断20年之久的国内保险业务。人民银行的经营性业务逐渐8ttt8减少,双重职能逐步剥离,中央银行职能逐步得到加强。1983年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8ttt8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能、组织机构、资金来源及其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以利于中央银行职能的强化。这一阶段的人民银行,其机构性质处于一个由复合性中央银行逐步向单一中央银行体制演化的阶段。
3、1984年至今的人民银行。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至此,我国结束了复合的中央银行体制,转而实行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1986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理》,首次以法规形式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和职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制度正式形成并进入了法制化发展的新阶段。此时
正式成为单一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尤其是随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原来
8 t tt o m
由人民银行承担的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和银行监管职能逐步从人民银行剥离,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转变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完善有关金融机构的运行规则,更好地发挥作为dddtt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