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4古诗两首1.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古诗两首1.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4/15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古诗两首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会写6个字。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媒体、生字卡片、写字本
学生准备:,能基本读通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新词。
《赠刘景文》并能背诵。
激趣导入
,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
生交流
,让我们有美的享受。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两首古诗。媒体出示:古诗两首
齐读课题
3.(媒体出示:《赠刘景文》插图)
看后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预设1:我看到荷花都枯萎了,我知道这是秋末时节。
预设2:我看到菊花有些凋零了。
预设3:我看到橘子熟了,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
(初步感知诗意:深秋时节,荷尽菊残,然而“橙黄橘绿”。)
说明: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从图入手,便于图文结合,感悟诗意,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就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媒体出示:赠刘景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二、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
学习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媒体出示: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
“赠”、“擎”、“橙”:都是后鼻音
“赠”、“残”:平舌音
“橙”:翘舌音
4.“赠”、“擎”、“橙”这几个字稍难读些,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古诗,如果他完全读对了,就为他鼓掌,如果他有不对的地方就帮帮他。
、齐读。
:现在大家都会读这首诗了,如果把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请出来,你还能准确地认出他们吗?
(1)媒体出示:赠刘擎菊残犹君须橙橘
抢读。
(2)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式识记)
(如:小老师教认字:姓刘的同学就可以教大家认识“刘”;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识记“菊、橙、橘”;编顺口溜:“自言自语——记”;生活中的广告标语识记“残”字……)
(3)组词
媒体出示:
赠( ) 擎( ) 优( )
憎( ) 敬( ) 犹( )
须( ) 橙( ) 残( )
需( ) 橘( ) 找( )
三、研读课文
,说说你懂了什么?哪个字的意思不明白?
(1)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连荷叶都枯萎了。
媒体出示:荷花的图片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