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4/15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的历程》读后笔记
唐志颖 41509061 经济统计学
一、佛陀世容
(一)悲惨世界
(1)总述——宗教艺术是什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
中国的宗教艺术:佛教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的主要发展阶段:①魏:传入中国。②唐前期:发展鼎盛。
③唐后期、五代、宋:逐渐衰退。
石窟艺术形象形式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最终摆脱它。
(2~11):
北魏壁画——内容:野外的荒凉环境,活跃的人兽形象,奔放的线条,运动的形体姿态
总体风格:激昂、狂热、紧张、粗犷
代表作品:割肉贸鸽、舍身饲虎、须达怒好善乐施、五百强盗剜目
壁画内涵:①宣扬忍受痛苦,自我牺牲。②对当时压迫剥削的无声抗议。
北魏佛像——基本特征: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睿智的微笑;
轻视人世事实的神情、以狂热而阴冷的壁画衬托。
作用:①佛像是君主的化身,可以巩固统治(云冈佛像)。
②表彰和树立当时认可的理想人格(观禅决疑的弥勒)。
赏析麦积山石窟北魏雕佛像(图版[30]右下)
这尊佛像眉眼细长,面部轮廓柔和,五官清隽,脖颈较长,肩部弧度自然向下,体态清瘦,衣饰、头饰都非常简单,这些都是北魏时期贵族审美的体现。另外,她头部微微向下倾斜,嘴角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显得睿智又神秘,仿佛在倾听每一位世人的诉求,但实际上,她竖直的脖子暗示其身体应该是直立的,说明她内在的冷漠和高高在上。神越是冷漠,越是凸显现实的残酷、人的渺小和绝望,越是反映当时人们内心强烈而不能实现的诉求。
(二)虚幻颂歌
(2~4)隋唐雕塑——基本特征:①隋朝大耳、短颈粗体、朴达拙重(过渡特征);
②唐朝佛像更加世俗化,更加富有人情味。
具体形式:①佛像不再位于草庐、洞穴,而是舒适的房间。
②佛的职能分化,并有与之相适应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势。
(阿难朴实温顺、伽叶沉重认真、菩萨文静矜持……)。
进一步的中国化:①越来越被封建帝王和官府支配统辖,以维护统治。
(“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
②宗教与儒家同化合流。
(佛雕关心世事的神情和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
内涵:①李唐王朝在天上的化身。
②不离人间而又高出人间,高出人间而又接近人间。
(龙门奉先寺的本尊大佛,其神情亲切动人。)
(5~7)隋唐壁画——基本特征: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故事的大团圆结局
具体形式:①人物丰满或健壮或优美
②题材多为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
③色调华贵绚烂、线条圆润流利、构图丰满柔和
代表故事:“未生怨”、“十六观”、“恶友品”。
(8~9)总结——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现实生活的转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了新的因素和气象,这也渗透到佛教及其艺术形式中。
赏析龙门奉先寺大门雕像
奉先寺一共有十一尊大像,数十尊小像。整体来看,他们都圆头大耳,粗颈短体,嘴唇丰厚,线条圆润,形态饱满,显得富态而亲切。不同的佛像有不同的五官特点、面部表情和动作特色和衣着特点。大佛面部丰满,双耳肥厚,嘴角微翘,表情沉静安详,让人感觉敬而不惧;阿难没有头发和头饰,双眼直视前方,山根粗壮挺立,下颔饱满,表现出他的朴实温顺;伽叶额有皱纹,眉头紧皱,双眼微眯,颧骨凸起,两颊微微下凹,表现出他作为大弟子的严谨认真;力士则手持宝塔,身披铠甲,手臂肌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