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85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dsqbyl 2018/4/15 文件大小:8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的
,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br/>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人类的起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
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
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交流:
《物种起源》一书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和人有根本的区别。
生:(观察、讨论、交流、回答)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mL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的斗争。
调动全班同学,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 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二、人类的发展
请同学们观察右图。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教师补充: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
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