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0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与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与研究.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4/1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与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与研究

临潼区骊山小学黄艳利

内容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生在数学作业常出错误的原因以及预防和终止错误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关键词:数学作业错题纠错换位思考

作业是老师检验课堂效果、巩固课堂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途径。学生每天都要写数学作业,而我们老师则每一天都会发现学生作业中常常出现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看错运算符号、抄错数字、求圆锥体积忘乘1/3,。面对学生作业中经常存在的这些错误,通过收集整理,查阅有关资料,我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的动机不明。数学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学生没有明白这一点。经常听数学老师在一块议论说:学生遇到基础题,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稍微变换一下题型,学生就手足无措,无处下手,然后就胡乱瞎猜乱碰。这就是小学生的动机不明确,缺乏学****的自觉性。小学生完成作业往往是由于外因的作用。老师留的作业因为要上交,所以马马虎虎,赶快写完上交了事,因此,只追求作业的速度,不管作业的质量,因而错误率极高。大多数学生在老师发下本子时,一看到老师用红笔圈的错误才恍然大悟,懊悔不已。如五年级十册中的简便运算:85-(65+20),学生在去掉括号忘记了变号,结果错误得到:85-65+20=40。
2、数学概念、法则、计算公式理解不透彻。
数学概念、法则、计算公式是学生解题的基础。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像一些概念、法则、以及计算公式理解地不够透彻引起的。例如六年级十一册中的: 6/7÷3=?,学生仅仅记住了关键词“颠倒”,但不知道把谁颠倒,于是就出现了两中错误:6/7÷3=7/6×3=7/2或6/7÷3=7/6×1/3=7/18。这种现象说明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分数除法的法则,甚至没有记住法则。而熟记概念、法则、公式并加以灵活运用是数学学****必不可少的功课。
3、分析观察能力不强。小学生缺乏对客观事物做综合的观察与分析,如果两个客观事物相似或差异细微,小学生就越容易出现错误。观察分析不仔细、粗心是出错的原因。如六年级十二册中的口算:9×1/3÷9×1/3,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错误得1。出错的因素除了运算顺序错误以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没仔细观察题中的运算符号。高年级一些有关图形的题型,因为这个原因,学生出错几率更大。
4、已有的经验产生的负迁移对小学生作业的影响。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解题时,常常根据某些局部特征,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不通过逻辑推理,就贸然判断,草率下笔,结果出错。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是值得表扬的,运用得好有助于帮助学生解题,反之就容易受到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而出现错误。如:六年级十二册中简便运算:(63+126)×1/63,因乘法结合率知识而产生的负迁移影响了乘法分配率的运用,学生错误得:(63+126)×1/63=63×1/63+126=127。
5、学生的思维狭窄,解题思路单一。如六年级十一册中的****题化简125::400千克;前一个化简比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而后一个题只是给比的前后项带有单位,学生就犯难了,不知从哪入手。再如,已知圆柱的半径和高求表面积,学生得心应手,如果已知圆柱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