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0~2011学年度
第二学期备课笔记
学科:品德与生活
版本:山东美术出版社
学校:青岛洮南路小学
年级:四年级
姓名:黄爱霞
日期:2011年2月
第一单元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综合了“走进世界”“我是中国人”中的有关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使学生处不知道世界海陆分布,主要地形以及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基本的地理知识;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大贡献,体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
实践活动设想:
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我们进行了,可以了解北京首都的有关情况,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了解我们中国是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祖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利用地图和地球仪,简单了解我国的主要邻国。
教学时间: 8课时
课题蓝色的星球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了解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基本技能:
在认识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认识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认识地球仪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懂得要保护地球。激发学生保护现有生存环境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在认识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认识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通过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对地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组织活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你们有什么收获啊?
(二)组织学生交流
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收获,还有很多同学也想说,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吧。
(三)教师巡视
二、认识地球仪
(一)小结启发
,说明大家对地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地球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出示图片或者资料片)
,你有什么感受?联系学生话题,进行课题的导入:对,大家看到了很多的蓝色,我的地球就是一
(二)认识地球仪
:这就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个蓝色的星球(板书课题)
在它上面透露了很多信息。
。
(三)引导学生交流
(四)答“记者”问
,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问题要问,现在我们就来一场“新闻发布会”,同学们就是“小记者”,老师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进行搜索
(一)教师引导:同学们地球上也有海洋和陆地之分,你能找出来吗?
(二)教师提出名称,学生寻找,请找出太平洋,你还能找到哪些海洋?哪些洲?
(三)提示学生边寻找边记录,完成教材第三页内容。
四、引导学生自学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地方,它们代表着地球的不同地形,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掌握这些知识呢?大家可以自学书第四页的知识,如果有问题,可以在小组中寻求帮助。
(二)教师巡视
五、组织学生交流
(一)小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地球仪上进行了探险活动,你们在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
(二)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点拨
六、启发质疑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预示了什么?究竟我们能不能在别的星球生活呢?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将开一个讨论会,请大家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学习探讨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组织活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去地球探险,你都知道了哪些地球的相关知识?
(二)教师组织学生回答
二、引导学生讨论
(一)谈话导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究竟我们能不能在别的星球生活呢?现在我们就可以讨论一下。
(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
三、放资料,进行小结
(一)展示资料
在太阳系中还有九大行星,我们人类也曾不断探索在这些星球上生活的可能。
(二)小结
但是经过无数的搜索,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亿千米的范围内还没有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三)过渡:但是我们人类是怎样做的呢?展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
四、组织学生交流
(一)教师引导:
看到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