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国际NGO项目在旅游区的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NGO项目在旅游区的发展.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4/1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NGO项目在旅游区的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NGO项目在旅游区的发展
摘要:随着生态旅游目的地保护与发展问题的突出,部分国际NGO在旅游社区实施了以环境保护为主的发展项目。不同的阶段项目有不同的重点,涉及替代能源、生活质量改善、社区能力建设等方面。总体上看来,其效果是积极的,推动了生态旅游社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社区;国际NGO;雨崩景区
一、引言
国际NGO是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相对于政府间国际组织而言,它是指各国公民结成的跨国界的非政治性,不以营利为导向的民间社团。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生态旅游”,作为平衡保护与发展的一种理想手段,生态旅游得到了环境保护主义者、社区发展工作者的支持。由于其目的地大多位于自然环境优质且生物多样性脆弱的欠发达地区,NGO有相当大的活动空间。国际NGO其财力、人力及专业性的优势,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政府和市场所不能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弥补了许多由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而形成的空白区域,为生态旅游社区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雨崩案例
雨崩自然及文化概况
雨崩地处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缅次姆峰脚下,浓缩北半球千姿百态的植被类型和生态景观为一体,拥有众多雪山冰川、高山湖泊、牧场草甸、森林瀑布等自然景观,其生物多样性程度高。雨崩自然村分上下两村,也称雨崩一队和雨崩二队,隶属于云岭乡西当行政村。全村共35户,世居皆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坐落在神山脚下的雨崩被认为是连接轮回世界的一个通道,成为内转经的必经之路。这条已被藏族人走了700年且植被保存相当完好的内转经点,至今仍然是不通电、不通车,物资全靠骡马驮运。
旅游发展历程
雨崩旅游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1-2002年;2003-2007年;2008年至今。1991年前,雨崩在藏区名声很大,但外人知道的甚少,直到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在雨崩村附近准备攀登卡瓦格博峰时发生世界第二大山难后,雨崩村才渐渐被外人所知,随后少量徒步者、背包客等探险型旅游者开始进入雨崩村。2003年德钦县主办的梅里雪山文化年活动,一下子缩短了雨崩村和外来游客之间的距离,游客量从2000年的1725人增加到2003年7447人,此阶段还处于社区自发参与旅游的阶段。2008年6月迪庆州政府与云南省旅游产业集团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协议,并将雨崩划归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正式开始了景区建设,同年在雨崩设置了管理站,配备了四名管理人员。
在雨崩未开发之前,雨崩村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耕业。而旅游开发后,雨崩人通过牵马、住宿接待、经营小卖部、向导等方式参与到旅游中来,大多数人家基本放弃了去挖山货、卖酥油的收入,旅游变成了他们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经济来源。
三、TNC在雨崩的行动项目
TNC是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缩写,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其使命是保护重要的陆地和水域,使具有全球生物多样性代表意义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群落得以永续生存繁衍。1998年应云南省政府的邀请,该组织进驻云南,开始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开展环保行动。
行动方法的指导
任何一个NGO都有它自己的行动方法的指导,保护行动规划是TNC开展一切保护行动的基石。它由TNC等国际环境保护NGO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