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气象谚语大全
谚语是劳动群众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后的口头总结。它广泛地反映了群众的智慧,展示了群众的想像力。谚语中所包含的思想、知识、经验以及情感,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的教益。
气象谚语或天气谚语,是人民群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仔细观察风、云、雷电,雨、雾、冰、霜,日、月、星、雪,不停地思索它们活动的规律,以简明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形象,描绘它们的千变万化,预测它们的来龙去脉。
台风谚语
台风
“风起长浪,不久狂风降”
强的热带气旋中心的极低气压和云墙区的大风,常使海面产生巨大的风浪和涌浪(长浪)。风浪的波长和周期较短,它离开热带气旋大风区后向四周传播,由于风力减小和能量消耗,浪高逐渐减小,周期变长,形成涌浪。涌浪传播的速度比台风移速快2~3倍。因此,中心气压在940百帕以下的台风,在影响我国前2~3天即可在我国东部沿海观测到涌浪。因此,可根据涌浪的传播变化,预测台风的到来。"无风起长浪,不久狂风降"就是这个意思。
“跑马云,台风临”
跑马云的学名叫"碎积云",云高1-2公里,属低云,是由状如馒头的积云破碎而成。跑马云的特点是碎积云从东南沿海方向飞速移向本地天顶,势如跑马。这种云发生在热带气旋的外围,预兆本地将受到热带气旋的侵袭。
“北风冷,台风循”
热带气旋的路径常受西北太平洋3-5公里高空副热带高压脊周围气流的影响。当北方有较强冷空气(北风)南下时,副热带高压脊向南向东撤退,台风常发生转向,不再影响本地。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
“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按150天的韵律,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重复过程。所以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气的降水有对应关系。
气象谚语—蚂蚁问天
*蚂蚁迁居,天将雨。(河北正定、河北邢台)
*蚂蚁忙碌,天气将变。(广东)
*蚂蚁垒窝,要涨大水。(广东)
*蚂蚁筑防道,准有大雨到。(广东)
*蚂蚁拦路,搬家,盘堆,全窝,兆酉。(长江中下游)
*蚂蚁爬高,快下雨;月围圈儿,快刮风。(各地通行)
每次天气变坏的时候,空中水蒸汽增加,同时气压变低。水蒸汽多了,泥土返潮,所以蚂蚁巢里特别潮湿。又因为气压降低,泥土里原来尘积着的肮脏气体逸出,所以蚂蚁在巢里就难得安居。其中黄丝蚁则忙忙碌碌地搬家。还有-种黑色的长脚蚁就会由洞内向地面搬土,在洞口周围垒窝,这种窝垒得越高,雨将下得越大。
预测台风民间谚语
闽粤沿海渔民中流传一句谚语“断虹现,天要变”。
这个“天要变”是指台风将袭击并带来狂风暴雨。断虹也称短虹,是出现于东南方海面上的半截虹。它没有常见雨虹的孤状弯曲,色彩也不鲜艳,通常在黄昏出现。因为断虹是由于台风外围低空中的水滴折射阳光而形成的,所以看到断虹则预示台风将来临。
渔民中流传着“一斗东风三斗雨”,“六月北风,水浸鸡笼”等看风报台风的经验。
谚语中所指的“三斗雨”和“水浸鸡笼”均是指台风雨。这是因为台风多半是来自东南方的广大洋面上。当某地受到台风前半圈外围气流影响时,就常出现西、北、东这三个方位的风向,且要持续半天到一天以上时,即成为台风的预兆。“东风转北,搓绳缚屋”的谚语也是这个意思。然而,有时台风来临前,有的地方几乎是静风,海面上平静如镜,月影清晰地倒映于海中,故也有“海底照月主大风”的经验流传于民间。这大风也是指因台风侵袭时造成的。
气象谚语大全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