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何卫民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概述
生活饮用水卫生法规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第一章概述
饮用水的重要性
饮用水(生活饮用水)饮用水是指供应人日常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经口摄入体内,并可通过洗漱、洗涤物品、沐浴等生活用水接触皮肤或呼吸摄入人体。饮用水与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亚于食品。
水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饮水2500mL左右。饮用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程度及寿命的长短。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平均每8秒钟有一名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每年有12亿人因饮用水污染而患上多种疾病。
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20亿人口因水而死”
(一)水经口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腹泻(细菌性的和病毒性的)、霍乱、伤寒及副伤寒、甲型肝炎和杆菌性痢疾等。如甲基汞引起的水俣病和由镉引起的痛痛病等。(水性地方病)水中氟浓度太高可致人群患氟斑牙、氟骨症(地氟病);水碘浓度太低或太高致甲状腺疾病(地甲病);水砷浓度太高致皮肤癌。
(二)接触水引起的疾病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游泳用水的污染可致人感染眼结膜炎、中耳炎和咽炎。(三)法定的8种介水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所列的3类37种传染病种,其中8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可通过水传染。即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指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丙类传染病种的感染性腹泻病。
井水消毒一般每天2次,一次在早晨群众用水前,一次在午后。计算水量及加药量公式含氯消毒剂用量(mg)= 加氯量(mg/L)消毒剂有效氯含量(%) × 水量( L )
浅层地下水:是指潜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上的地下水,其水面称为地下水位。水量直接由下渗的降水补给,受气象因素影响。降水经地层的渗滤,阻挡了大部分悬浮物和微生物,故水质物理性状较好,浑浊度小,细菌数少于地表水,但在流经地层时,可溶解各种矿物盐类,使水质变硬。水中溶解氧被士壤中的生物化学过程所消耗,故水中氧含量较低。
深层地下水: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由于地层起伏不平,含水层内水位不同,某些深层地下水可受有压力,凡受有压力的深层地下水,又名承压地下水,承压地下水因受压力大,以致能沿井管涌出水面,称自流井,而取用深层地下水的水井,一般称为深井,反之取用浅层地下水的水井称为浅井。深层地下水因覆盖地层厚,不易受地面污染,故水质透明无色、水温恒定、细菌数较少、盐类含量高、硬度高、且水量较稳定,常作为城镇集中式供水水源。
生活饮用水: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集中式供水:是指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指农村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指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式仅有简易的供水方式。
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简称管道直饮水):是指利用过滤、吸附、氧化、消毒等装置对需要改善水质的集中式供水(或其他水源水)作进一步的净化处理,通过独立封闭的循环管道输送,供直接饮用的水。 管道饮用纯净水是通过反渗透、蒸馏等净化处理方法制成的管道处理方法(脱盐率>95%)制成的管道直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