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液黏度血液黏度计
临床应用
2018/4/18
2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
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聚集、变形等流变特性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粘滞性、变形性及血管弹性的科学)
生物力学与临床医学相互渗透的、具有实用性的边缘学科
2018/4/18
3
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意义
生理意义
血液黏度的增高或降低,与人体组织灌注的减少或增加相关
与出血后止血相关
病理意义
血液高黏滞,是多种病理症状的中间过程,使组织缺血缺氧更趋严重
有利于某些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的诊断、预防、药物治疗、疗效及预后判断
2018/4/18
4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设备
黏度计
旋转式(筒-筒,锥-板)
毛细管式(垂直、水平恒压力)
体外血栓形成仪
血液凝固检测仪
化学发光法
基因分析法
微循环检测仪(甲襞微循环)
红细胞变形性检测仪(激光衍射仪)
红细胞(血小板)电泳仪
血小板黏附仪(玻球法、玻珠柱法)
血小板聚集仪
血栓弹力图仪(血细胞内黏度、黏弹性)
2018/4/18
5
临床血液流变学
研究血液流变学的临床问题
包括与血液流变有关的病因学、症状、诊断方法、预防与治疗手段等
最主要的一个领域是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blood hyperviscosity syndrome)
在临床各科、各领域,人们正在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研究其有关的课题
2018/4/18
6
血液黏度
血液流动时,流体内摩擦力阻碍血液的流动,这种阻碍血液流动的内摩擦力就是血液的粘性
度量血液粘性的物理量,就是血液粘度。血液粘度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表示,就是毫帕·秒(mPa·s)
血液黏滞性是血流的主要力学特性,也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血液黏度是反映宏观血液流变特性的重要综合指标
2018/4/18
7
血液黏度计检测指标
基本指标
全血黏度值(mPa·s)
高切变率粘度(200S-1)
中切变率粘度(50S-1 )
低切变率粘度(5S-1 、1S-1 )
血浆黏度值(mPa·s)
血沉(ESR)(mm/h)
红细胞压积(HCT)(L/L)
纤维蛋白原(g/L)
2018/4/18
8
血液黏度计检测指标
衍生指标
全血高切还原黏度
全血低切还原黏度
红细胞刚性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
血沉方程K值
全血高切相对指数
全血低切相对指数
红细胞变形指数
2018/4/18
9
影响血流的因素:血管、血细胞、凝血因子、血液流动
2018/4/18
10
基本指标(1)
全血黏度
血液的流动性与黏滞性是保持组织、器官得到充分血液灌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全血黏度的变化规律
低切变率下黏度较高,切变率逐渐升高时,血液黏度逐渐降低
高切变率黏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刚性指数)
低切变率黏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聚集指数)
对于微循环而言,血液高黏度的影响尤为突出
血液黏度与切变率是互为因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