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dlmus1 2018/4/19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中处理、交换和传输的信息都是二进制数据,为区别于电话网中的语音通信,将计算机间的通信称作数据通信。数据通信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本章主要介绍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数据通信理论,内容包括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交换方式、网络拓扑结构、信号传输媒体以及差错检测方法。这些内容是后续各章进一步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
$

    在介绍数据通信之前,先对几个基本术语做一下解释:
    (1)数据一一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它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大类。模拟数据是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植,例如声音和视频都是幅度连续变化的波形,又如温度和压力也都是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例如文本信息和整数。
    (2)信号一一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对应于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信号也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可以利用其某个参量(如幅度、频率或相位等)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的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3)信息一一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4)信源一一即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5)信宿E一一即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6)信道一一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无论信源产生的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要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某种信号形式。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来表示,因而也可以用这些信号形式来传输。、数字信号的表示形式。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并占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这种数据可以直接用占有相同频带的电信号,即对应的模拟信号来表示。就人类的昕觉能力而言,声音数据的频率范围在20Hz~20KHz之间,而大多数语音数据的可懂度频率范围仅为
300~3400HZ,这个频率范围已足够使语音清晰地传输,电话系统正是按这一标准运行的。
    数字数据也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
 (Modulater/Demodulater)将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模拟信号,使之能在适合于此种模拟信号的介质上传输。
    大多数通用的Modem都用语音频带来表示数字数据,因此能使数字数据在普通的音频电话线上传输;在线路的另一端,Modem再把模拟信号解调还原成原来的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对于声音数据来说,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施是编码解码器CODEC(Coder/Decoder)。 CODEC将直接表示声音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位流近似表示的数字信号;而线路另一端的CODEC,则将二进制位流解码恢复成原来的模拟数据。
    数字数据还可以直接用二进制形式的数字脉冲信号来表示,但为了改善其传播特性,一般先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有关的编码技术将在本章稍后再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