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08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酒酿小樱桃 2018/4/19 文件大小:2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组反义词。
教学重点
初读古诗,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组反义词。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度备课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近、色”等10个生字。
,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人来鸟儿惊。
: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2个偏旁,会写“来、去”2个生字。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难点
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2个偏旁,会写“来、去”2个生字。
课前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二度备课
一、检查复****br/>,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二、自学生字
,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教师巡视指导。
: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土+厶=去”;“米+一=来”。
(2)色,上面是“”,下面是“巴”。可以用想象法识字:尾“巴”顶戴个小帽子。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