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 改革课件2-课件(PPT·精·选).ppt

格式:ppt   大小:614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 改革课件2-课件(PPT·精·选).ppt

上传人:aidoc2 2018/4/19 文件大小:6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 改革课件2-课件(PPT·精·选).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一.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1. 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引起社会动荡。
(政)贵族政治:控制首席执政官和长老会议,架空公民大会。
(经)债务奴隶制:平民沦为“六一汉”甚至债务奴隶。
2. 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要求分享政治权力。
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
3. BC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疯诗人事件得到大众拥护;
夺回萨拉米斯岛走上政治舞台。
二. 梭伦改革的措施
1.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 确立财产等级制。
3. 改革国家机关,特别是建立“四百人会议”。
4.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适用范围:雅典公民;主要受益者:雅典平民。
(1)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建立“四百人会议”实际执掌最高统治权。
(3)建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影响: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影响:打破贵族世袭特权,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利。
影响: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影响:促进雅典经济的发展。
总之,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1. 经济上: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三. 梭伦改革的影响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2. 政治上: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1)解~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财~打破贵族世袭特权,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利。
(3)机构~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3. 文化上:促进雅典文化繁荣。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比较
旧气象
新气象
经济上
井田制
政治上
奴隶主、奴隶
军事上
周天子牢固控制诸侯
文化上
学在官府
封建土地私有制
新兴地主、农民
战争频繁
私学;百家争鸣
二.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不利条件
①比中原落后②之前的改革没有成效。
有利条件
①国君权力集中②法家学说受认同③尚武精神。
机遇
①对手晋国分裂②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
4. 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5. 商鞅来到秦国得到重用, BC356年开始变法。
三. 商鞅变法的措施
1. 经济上
(1)为田开阡陌封疆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 军事上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3. 政治上
(1)废除“世卿世禄制”
(2)严密的户籍制,连坐法
(3)废分封、行县制
(4)“燔诗书而明法令”
(5)制定秦律
(6)社会风尚习俗改革
四. 商鞅变法的影响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1. 经济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
2. 军事上——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3. 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一.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1. 有利条件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促进生产和民族融合。
(2)拓跋硅时期已经开始鲜卑的封建化。
2. 不利条件
(1)宗主督护制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2)民族矛盾尖锐。
(3)人民起义不断。
二.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前期(冯太后)
——重点:建立新制度
(1)制定官吏俸禄制,
整顿吏治
(2)均田制
(3)三长制
(4)租调制
2. 后期(孝文帝)
——重点:移风易俗,汉化
(1)495年,迁都洛阳
(2)易服装
(3)讲汉话
(4)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5)通婚姻
(6)改籍贯
三.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1. 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 促进鲜卑的封建化。
3. 促进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