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学生德育工作探讨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生德育工作探讨论文.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8/4/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生德育工作探讨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生德育工作探讨论文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
我国虽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美誉,然而随着新时代条件下独生子女增多的现实,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严格的具有约束力的学校教育与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使小学生们不自觉地形成双重人格,在学校里培养热爱学****参与劳动;而在家里高跷二郎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两种矛盾的人格特征存在于青少年个体中,“五天的学生,两天的小皇帝”,这种不良的循环机制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并把打扫卫生当成一种***惩罚而不是美德。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教育机制下,再谈“劳动最光荣”是多么苍白无力。
二、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各种价值观让青少年无所适从
社会大环境下带来很多良莠不齐的东西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金钱至上的庸俗价值观,“包小蜜”等不良社会风气,“炒股,投机”等社会不良行为,让缺乏明辨能力与是非观的少年儿童麻痹眼睛,无所适从。例如:孩子们懂得机遇的可贵,但又不知如何把握好机遇;参与意识在加强,但合作意识在淡化;他们往往以个人为中心,是个性化的一代,集体的观念淡化。他们往往表现欲强,好胜心强,希望被关注,希望被宠爱,这些矛盾使从事德育工作者普遍感到学校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相比十分不协调,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可以说现实中的德育工作远远达不到人们和社会对孩子们的期望。为此,必须在教育理念上实现新的转变,改变传统的训诫式,家长式的教育,突破教育的瓶颈,实现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迫在眉睫。
三、素质教育力度不够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应试教育只注重学****成绩和升学率,强调“服从”“应试”“分数”,培养的学生都具备了这些“共性”,千篇一律,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而在当今,正由于这种“应试”观念的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老师仍然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因而,道德教育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其主要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分数就是一切。所以,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且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德育工作者,就应当具备创新的素质,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打破原有的条框约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才能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菁菁校园,让祖国的花朵和幼苗更多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
为此,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德育工作者,特提出如下意见:要求班主任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也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更是学生的楷模。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承担起了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就要注重细节,身教胜于言教不断完善自己,不但要重视言教,而且重视身教,处处铭记为人师表的责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的行为,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因此,班主任应努力做到:

评价学生要结合多方面的标准,班主任价值重心的取向往往会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其重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