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上海杉杉科技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格式:doc   大小:556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杉杉科技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4/20 文件大小:5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杉杉科技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杉杉科技公司
商业计划书
二00五年三月
上海
目录
摘要








摘要

发展综述(Overview)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科技SSST)是中国著名的上市公司-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389)与中国顶级的碳素材料研究机构-辽宁鞍山热能研究院碳素研究所于1999年合作成立的以特种碳素材料为发展主线的高科技产业公司.
在创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杉杉科技成功地吸纳了鞍山热能院碳素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以商业化的经营方式完成了特种碳素材料研究成果-"中间相碳微球(CMS)置备技术"的产业化,并在CMS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顶级水平的用于小型可充电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的特种碳素产品,迅速成为全球最主要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
在锂电池系列负极产品成功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基础上,杉杉科技持续投入巨额研发经费,完成了其他四种高附加值特种碳素材料的前期开发工作,并将在今后的三年内形成产业能力. 从2005年开始,杉杉科技将会进入稳健高速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杉杉科技将分期逐步把电火花电极、结晶器及石墨热场系列产品和
滑触板系列产品规模性地产业化,杉杉科技将由单纯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转变成为拥有三大系列(锂电池系列负极产品系列、电火花电极、结晶器及石墨热场系列、滑触板系列)近20种功能产品组合(product portfolio)的国际一流的特种碳素材料供应商。良好的产品组合将会提高整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也会大大增强杉杉科技的抗风险能力。
经过五年多的快速发展,杉杉科技准确地将自己定位于高附加值特种碳素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锤炼出了一个强悍高效的管理团队,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研发力量,开发出了一大批忠实的高端客户,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petitive advantages)和在业内的持续领先地位。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杉杉科技将会成为全球特种碳素材料专门市场(niche market)中的“隐性冠军”(hidden champion), 以高增长性和高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丰厚价值。
公司发展大事记(Key Milestones)
1999年9月,杉杉集团与辽宁鞍山热能研究院合作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鞍山热能院以无形资产(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技术)作价出资,使得杉杉科技取得了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业化生产CMS的技术能力。
99年12月,“年产200吨CMS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项目作为中国“863”高科技工业示范项目开始在上海动工开始建设。
2001年7月,年产200吨CMS工业生产装置投入运行,完成了CMS产业化生产的进程,打破了国内CMS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
2003年5月,上海杉杉科技公司开始投入资金进行产能扩大改造项目;2004年1月,上海科技公司形成年产CMS450吨的生产能力,产能和产品性能都居国内领军地位。
2003年7月,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9月开始在浙江宁波上马“年产800吨CMS项目”。
2004年3月,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0吨CMS项目”开始投入试生产;到2004年12月,浙江宁波“年产800吨CMS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004年5月,杉杉科技开始在浙江宁波“年产800吨CMS项目
”的基础上,建立年产200吨“各向同性细结构石墨”小规模生产线,积极尝试生产结晶器、电火花电极、石墨热场系列产品。
2004年12月,杉杉科技正式向中国国家专利局就结晶器、电火花电极、石墨热场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提出两项专利申请。
2005年6月,预计年产200吨“各向同性细结构石墨”小规模生产线可生产出部分结晶器、电火花电极等样品供应用户。
Legal Structure and Ownership Chart
Diagram 2-1 SSST’s Ownership Chart
Mr. Hu Haiping and other 28 individuals 3m (%)
Shanghai Shanshan Causal Garment Co.,Ltd
15m(10%)
Ningbo Shanshan Co., Ltd
135m (%)
SSST: Shanghai Shan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MS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