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复习回顾: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分解者
肉食性动物
太阳能
能量源头:
能量流动渠道:
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流动的特点:
太阳能
食物链(网)
10%~20%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______, 但不提供____
呼吸作用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无机物
能量
第3节
学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以碳循环为例,理解物质循环过程;
3、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
问题探讨:
你自己所呼出的二氧化碳都去了哪里?
思考与讨论:
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一、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模型建构
大气中的CO2
燃
烧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生产者
消费者
捕食
分
解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分解者
化学燃料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
碳的循环过程
:
:
:
:
:
:
主要是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循环的特点: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大气中的CO2库
化石燃料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
(4)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______________,以含____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3)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碳以_____的形式循环.
(2)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
CO2
碳
练习:
食物链和食物网
化能合成
,图中的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何种组成成分?
乙为生产者,丙为分解者,甲为消费者
(变式)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