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会: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体育游戏:学拍皮球
音乐:滑滑梯
体育游戏:熊猫滚球
吴地歌谣:点点呜呜
半日活动计划
2012年 10月15日星期一下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内容与目标
活动过程与指导
材料准备
内容与目标
活动过程与指导
材料准备
社会: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要、不能拿,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
1、让幼儿学习辨认自己的玩具,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1)幼儿将自己的玩具拿给大家看,并向大家介绍玩具的名称和玩法,然后玩一会儿自己的玩具。
(2)让幼儿将玩具房在老师处,然后再让幼儿辨认并找回自己的玩具。
1、幼儿每人带一样自己喜爱的玩具来园,知道这种玩具的名称。
2、木偶一个。
陶泥特色活动:
玩泥
核心目标:
感受陶泥的特性,认识一些泥塑常用工具。
相关目标:
1、谈话引起兴趣。
出示沉甸甸的陶泥口袋,猜猜看,这里重重的口袋里藏着什么?让幼儿猜一猜。
2、(出示陶泥)这是什么呀?这些陶泥能做什么呢?
请幼儿回忆上次我们去参观陶泥作品看见的东西。
老师小结。
3、做这些东西时,需要哪些工具呢?
老师逐个出示,引导幼儿认识。
陶泥、垫板、泥工刀
(3)请幼儿将拿错的玩具换回来,引导幼儿体验找到自己玩具时的快乐心情。
有的小朋友没有找到自己的玩具,心里非常着急。哪位小朋友拿错了呢?拿错玩具的小朋友赶紧把玩具放回去,再找到自己的玩具,这样大家都高兴。
2、出示木偶,讲述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进一步教育幼儿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
(1)出示木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别人的东西我不拿》。请小朋友听听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方方听到谁在哭?“小黄鸭”为什么哭?
妈妈是怎么对方方说的?方方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激发幼儿参与陶艺活动的愿望。
活动反思:
4、引导幼儿玩泥。
上次我们去看了哥哥姐姐们做陶泥,今天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呢?
给幼儿分泥。?
请幼儿捏捏,感觉陶泥的特性。
你们觉得这个陶泥捏上去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你会做什么呢?
让宝宝自由尝试捏一捏,搓一搓,感受陶泥的特性。
4、活动结束,把陶泥送回家,下次再请它来玩。
今天初次接触陶泥,孩子们有点好奇,特别是上次看了哥哥姐姐做陶泥更加有动手的欲望。拿到泥后,捏捏、搓搓、非常开心,为以后的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
(2)使幼儿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方方把圆圆的玩具带回家对吗?为什么?
方方后来做得对吗?妈妈是怎样对方方说的?你喜欢方方吗?
刚才有的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心里怎么想?那么别人的东西我们应该要吗?如果你很喜欢这个玩具怎么办?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提醒幼儿不要将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
社会: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核心目标:
让幼儿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要、不能拿。
相关目标: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让幼儿学习辨认自己的玩具,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1)幼儿将自己的玩具拿给大家看,并向大家介绍玩具的名称和玩法,然后玩一会儿自己的玩具。
师:“宝贝们,老师请你们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旁边的宝宝一起玩一下。”
(2)让幼儿将玩具房在老师处,然后再让幼儿辨认并找回自己的玩具。
师:“玩的开心吗,那把你们的玩具都放到老师这边的桌子上来吧,然后我再请宝宝在那么多的玩具中把自己的找出来,看看哪个宝宝的眼睛最最亮哦!”
(3)请幼儿将拿错的玩具换回来,引导幼儿体验找到自己玩具时的快乐心情。
师:“有的小朋友没有找到自己的玩具,心里非常着急。哪位小朋友拿错了呢?拿错玩具的小朋友赶紧把玩具放回去,再找到自己的玩具,这样大家都高兴。”
二、出示木偶,讲述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进一步教育幼儿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每人带一样自己喜爱的玩具来园,知道这种玩具的名称。
2、木偶一个。
(1)出示木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别人的东西我不拿》。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方方听到谁在哭?“小黄鸭”为什么哭?“
师:“故事讲完了,谁知道答案了。”
“那妈妈是怎么对方方说的?方方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2)使幼儿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在讲述故事一遍。
师:“第二遍故事也讲完了,宝贝们听清楚了吗,方方把圆圆的玩具带回家对吗?为什么?”
“方方后来做得对吗?妈妈是怎样对方方说的?你喜欢方方吗?”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心里怎么想?那么别人的东西我们应该要吗?如果你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