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北宋诗词.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宋诗词.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4/24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宋诗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北宋诗词
第一节欧阳修、晏殊及其他词人
北宋前期,随着柳永等词人先后登上词坛,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其中,晏殊、欧阳修、张先承袭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词作多为小令,题材不外是花前樽下、儿女情长,风格旖旎柔靡,但他们在继承中也有局部拓新,主要是在抒情深度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发展。柳永则更多地继承了民间词的传统,多写长调慢词,题材以市民生活为主,为宋词的长足发展开辟了道路。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少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官至宰相。可谓一生志得意满,其词大多是娱宾遣兴、流连光景的反应士大夫诗酒生涯的作品,有的是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是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内容较为贫弱,但在这些传统题材中,他能脱尽花间词派的脂粉气,以清新之辞写男女爱情,以闲雅之笔写富贵气象,而且在词作中能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哲理体悟,努力展现出词人幽密深邃的内心世界,使其词作赋予了更为浓厚的士大夫气,显示了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进一步转化。其人词风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宛转和谐。善于即景转情,构造出浑然天成、幽约深婉的词境,不愧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如《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全词写亭台依旧,委径依然,夕阳西下,春花零落之景,寄寓诗人江山永恒,人生短暂,春为花落,好景不再的愁绪。词句轻清宛转,玉润珠圆,最能代表晏殊的创作风格。
欧阳修与晏殊同为北宋词坛大家,并称“晏欧”。其词大都固守“词为艳科”的藩篱,大多写男女发情事、相思离别,其中也不乏艳冶之作,表现出作者风流蕴藉的另一方面。欧词中有些作品已开始突破传统的范围,拓宽了词的创作题材,他以词歌咏自然风光,如《采桑子》十首以清新疏淡的笔触描绘颍州西湖的美景;以词抒发个人怀抱,如《朝中措》(平山栏倚晴空)抒写了词人潇洒放达的情怀;进一步加强了词的言志功能。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词的传统走势。
欧阳修词摒弃了花间词派镂金错彩的浮华之气,词风深婉清丽,疏宕俊朗。他注重发挥词的抒情功能,往往以豪宕的笔致抒发沉挚深远的情意,或疏放中含沉郁之致,或深婉中见跌宕之势,皆情真意浓,深沉绵邈。常常通过外在的行动描写和对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刻画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使词的层次富于曲折变化,情韵悠长。其词“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在词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如《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入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进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写游子思家,联想闺中佳人登高怀远,流露出游子对思妇深切相思之情,尤其是通过离愁不断如春山之妙喻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之设想,构成了清丽芊绵的意境。此外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都是色调鲜明,情思深远,成就在晏殊、张先之上。
和晏殊同时的张先(990—1018)其词多些文人雅士的诗酒宴游生活,尤其是以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爱情词而著称。在从五代传统到宋代新风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进程中,张先是一个重要的过渡人物,成为晏、欧和柳、苏之间的一座桥梁,因而被视为“古今一大转移”(陈廷焯《白雨斋诗话》)。张先词风秀美劲峭,韵味隽永。他的词作追求构思的新巧和意向的独创;善于捕捉描绘自然景物,写景状物富于动态美、空灵美和朦胧美;在练字造句方面也颇见功力,时有妙语,唯炼意较弱。他很喜欢用
“影”这一意象,描绘闲雅的情境,达到含蓄的效果,人称“张三影”。代表作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等。

第二节柳永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少年时至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风流倜傥流连勾栏。有人在皇帝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且去填词”而不用。柳永遂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杭,过着浪子的生活。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的《乐章集》传词近二百首。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从内容上来看,柳词虽仍多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之作,但也体现出许多新的倾向,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由于柳永长期流落市井,与下层人民接触较多,所以使之具有一种平民意识。所以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