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油市XX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
江油市XX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十二五规划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根据省治理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导则》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编制本规划。
近年来,我乡全面组织生态产业建设、水土资源保护、环境综合治理,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和农村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生态化及生态产业化建设取得开创性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为全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本规划综合了近年来开展的工作情况,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各村、各单位要依据本规划,逐年制定实施计划,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兴乡”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总则
规划的由来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学习和贯彻的要求;
200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2008年7月,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贯彻的要求;
省委、省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战略实施的要求。
规划范围
XX乡所辖的8个行政村、1个社区、、。
规划编制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四川省城市供排水管理条例》
《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四化”标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其他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
二、农村环境现状
(一)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因农药、化肥、地膜等的不当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成为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二)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我乡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我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1)加大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资金扶持力度。争取资金,每年安排养殖业专项治理经费,对重点养殖场建设治理设施进行资金补助,解决资金困难瓶颈。研究制定有关土地、
环评、水电、税收等鼓励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建设的扶持政策,激发社会投资主体及业主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建设的积极性。
(2)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沼气建设是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大力支持沼气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的投入。同时,争取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
(3)建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步伐。
(1)农业面源问题突出。农业的迅猛发展,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种植业复种指数较高,大棚等设施栽培不断扩大,致使土地板结,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对乡域内有机食品的开发与发展产生制约影响。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处理排放水体;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少数农民焚烧秸秆或推入沟河,使河流富营养化程度高。
(2)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缓慢。农村人均基础设施投入差距较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配臵不均、经济性差,卫生厕所普及率较小,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滞后,垃圾收运清理系统不健全,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乱堆乱放,畜禽散养,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缺乏,环境脏乱差,农民行路难、用水难、环境差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
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和生态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以改善农村环境状况为核心,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