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旅游美学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12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游美学知识点.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4/25 文件大小:1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游美学知识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旅游美学
第一章
第一节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可以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的专著《美学》第一卷中创立了“美学”这门学科的称号作为标志。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和探讨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美学家们对美的本质的探索大致分为三类:客观美论,主观美论,主客观关系美论。
审美活动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活动,美是在这种活动中产生或形成的一种价值。
美是一种可以令人感到愉悦的价值。
美的特征:形象性,感染性,新颖性。
美的事物和现象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形象。
美的新颖性特征在社会美和艺术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美的基本形态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自然美可分为“原态自然”和“人化自然”两种形态。
人化自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被改造,二是一些自然物通过人类的想象,被赋予神化的色彩,从而获得“人化”。
自然美与社会美和艺术美相比,有着自身显著的特征:(1)、突出的自然性(2)、以形式美为重(3)、美具有多面性
社会美主要体现在实践活动美、实践主体美、实践成果美。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人的美包括外在美和人在美两个方面。
外在美是指人的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
内在美是指人的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等。
艺术美(1)、艺术美来源于生活(2)、艺术美高于现实生活美
美感是人类所独具的高级意识,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
美感的特征:(1)、具有个人直觉性
(2)、美感在个人直觉中潜藏着社会功利
(3)、美感的直觉是动情的,具有愉悦性
审美的差异性(1)、审美的差异,首先取决于审美主体个性的不同特性
(2)、对于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不同的审美主体来说,他们有各自的审美偏好,而文化教养、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
审美的共同性:相同的文化心态是构成民族审美情趣的共同性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旅游美学的概念(简答)
旅游美学,就是以旅游审美活动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旅游美学源自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旅游美学是以旅游审美对象(即旅游者的观赏对象)、旅游审美主体(即旅游者)为其研究对象,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审美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总结
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美学的内容包括:(1)、美学基本原理(2)、旅游的审美对象(3)、审美心理(4)、旅游审美关系
美学基本原理是对旅游美学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美的本质、美的特征、美的形态、美的欣赏及旅游审美心理等等内容。
现代旅游审美的基本特征:
(1)、现代旅游审美的大众性
(2)、旅游者审美注重于感悟美
(3)、旅游者审美情趣多样化的同时注重回归自然
(4)、旅游审美表现出文化跨越性特征
(5)、现代旅游审美注重于文化的倾向
第三节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提出来的德国学者费肖尔父子。
把“移情”提高到科学形态的是活跃于20世纪初的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
“移情作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审美移情说的要点:
(1)、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2)、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相赠
(3)、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
(4)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
内蓦仿说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鲁斯。
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的是由我及物的一方面,谷鲁斯的“内蓦仿说”侧重的是由物及我的一方面。
“心理距离说”是瑞士心理学派美学家布洛提出的。
布洛区分了在审美知觉中可能出现的三种距离,即过远的距离、过近的距离、适中的距离。
第二章第一节
自然崇拜中以山川崇拜最为基本。
山岳崇拜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封禅。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四渎:黄河、长江、淮水、济水
正史有确切记载的第一个行封禅礼的是秦始皇
“封”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在坛上祭祀天神,报答上苍的功绩。
“禅”是在泰山下扫出一片净土,在净土上祭祀土神,报答后土的功绩。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
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都起源于“万物有灵论”。
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其主要生活方式是采集和渔猎。原始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最先表现在对“石”、动物及其“骨”、“皮”、“羽毛”的认识和加工上。
第二节
“比德”是将自然的美与人的精神道德情操联系起来,以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来比拟,象征人的某些美德。
最早提出“比德”这一概念的是荀子,“玉”。
“比德”之说,后由孔子发扬光大,并正式确立。
“比德”审美心理: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