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牛清春--TOD模式的探讨.ppt

格式:ppt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牛清春--TOD模式的探讨.ppt

上传人:bjy0415 2015/5/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牛清春--TOD模式的探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交通工程(1)班
牛清春201024021
TOD模式的探讨
TOD的发展模式
为什么要发展TOD
中国TOD发展的现状
国外成功案例(丹麦•哥本哈根)
我国发展TOD模式的意义
主要内容
TOD的发展模式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它主张采用商业居住办公娱乐等多种用地性质混合的用地形态,以促进群聚活动,使人们在一次行程中完成工作及生活所需的各种活动,增强区域吸引力,间接为房地产开发提供动力。
国际上通常采用600米作为TOD开发区的辐射半径。
TOD模式要求以公交线路及站点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区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TOD
我国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轴向发展模式扇形发展模式多核心发展模式大城市用地布局多为集中式布局大部分城市仍然采用“交通需求跟进型”的城市规划模式
中国目前在城市交通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交通系统本身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如新建的许多开发区、工业园以及功能单的住宅区,造成居民工作、生活不便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需求,造成城市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压力。这些问题都说明,中国要想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即从城市功能布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将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对私人汽车实行比较严格的限制,减少其使用量,这些正是TOD理念的要点所在。
中国TOD发展现状
中国的许多城市在发展轨道交通以及进行TOD模式的城市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在TOD的实施方面仍处于初级和探索阶段
哥本哈根--“手指形态规划”
哥本哈根提出富有远见的长期规划“手指形态规划”,该规划明确要求城市要沿着几条狭窄的走廊发展,走廊间由限制开发的绿地隔开,同时维持原有中心城区的功能,而这几条“狭窄走廊”正是由轨道交通系统支撑的,轨道交通系统以放射的形式,从中心城区向外辐射,分别指向区域的五个方向,城市的发展大都集中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
哥本哈根拥有170万人口,其中城区人口50万。早在1947年,该市就提出了著名的“手指形态规划”,该规划规定城市开发要沿着几条狭窄的放射形走廊集中进行,走廊间被森林、农田和开放绿地组成的绿楔所分隔,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该规划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沿着这些走廊从中心城区向外辐射,沿线的土地开发与轨道交通的建设整合在一起,大多数公共建筑和高密度的住宅区集中在轨道交通车站周围,使得新城的居民能够方便地利用轨道交通出行。同时,在中心城区,公交系统与完善的行人和自行车设施相结合,共同维持并加强了中世纪风貌的中心城区的交通功能。作为欧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哥本哈根的人均汽车拥有率却很低,人们更多的是依靠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来完成出行。哥本哈根的这种发展模式是在整个区域层面上实施的,而不是仅仅限于某一条走廊或是一个小区。城市的活动是在整个区域内存在的,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小的区域,如果只是在一个小的区域内实行TOD模式,并不能改变整个区域原有的用地形态和出行特征,所能取得的效果就非常有限。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实行这种发展模式,就能充分地发挥规模效应,形成整合的优势,从而改变整个区域的用地形态和出行特征,促进区域发展。
1 发展TOD模式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 节点加走廊式的城市开发能改变城市摊大饼式的无序 蔓延 3 城市土地多功能混合开发将使城市发展更为平衡
TOD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