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紫金矿业事故
辛文力吴慧玲袁也
企业背景
“紫金矿业”是一个传奇。上世纪90年代,地质工作者陈景河(紫金矿业董事长)冒险用氰化钠溶液提炼黄金,使原先没有开采价值的低品位矿具有了开采价值,庞大的紫金矿业帝国也就此崛起。紫金矿业的采矿成本低在行业中是出了名的。2007年,,仅为的45%。然而,使用这一方法,黄金在提炼过程中,会产生含剧毒氰化钠的废水和含金属的毒污水,紫金矿业创造的这一低成本奇迹,却使自己陷入污染的泥潭,不能自拔。
福建紫金山紫金矿业有毒废水泄漏
事故经过
一、7月3日:发生渗漏
福建上杭、永定一带大雨不止,汀江水位猛涨。大雨过后,紫金矿业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初步统计9100立方米污水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流域污染,从汀江上游的上都镇开始,出现大面积鱼类死亡,两天之内,蔓延到中都镇、下都镇,然后是下游的洪山镇。
事故经过
7月12日,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渗漏事故发生在7月3日,原因主要是前阶段持续强降雨,并指渗漏事件对上杭县及下游生活用水并未产生影响。但紫金矿业的公告引起了更多疑问:为什么事件是7月3日发生却在9天之后才发布公告?认为紫金矿业瞒报行为直接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不少当地的养殖户称汀江水被严重污染发生的时间还要早一些。自6月5日起特别是6月21日-24日之间,不少养殖户的鱼箱内即出现了大量死鱼现象。或许在他们看来,紫金矿业的瞒报行为不仅仅是9天,而是长达38天之久。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否认称“没有这回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二、7月12日:发布公告
养殖户损失惨重
下都乡环溪村的薛平是璜溪村众多养殖户中的一位,网箱中养了6万多尾草鱼、4万多尾鲤鱼、1万多尾花鲢等。他说:“紫金矿业可把我们害惨了。损失几十万元呀。”前几年,有养殖和水产专家在考察汀江的水资源情况之后,认为下都库区特别适合养殖鱼类,因此县水产局以补贴鱼箱等方式鼓励当地农民进行养殖。薛平就是从那时开始“由农入渔”的。
如今面对着空空的鱼箱,这些人面临着的困境有两点:一是直接的经济损失,二是上杭县渔业产业链断裂。政府部门的规定赔偿价格根本就无法弥补我们的损失。首先,5-6月份是鱼疯长的时候,这个时候死鱼损失最大;其次,鱼品种不一,根本不能统一的价格收购。
紫金矿业的辩解
对于事故,7月12日紫金矿业的公告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本次渗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阶段持续强降雨,致使溶液池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过污水池底部标高,造成上下压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导致污水池底垫多处开裂,从而造成污水池渗漏。公告特别指出渗漏事件发生在7月3日,并称该突发渗漏事件对上杭县及下游生活用水未产生影响,但下游网箱鱼出现一定数量死亡。
公告引发诸多质疑:为什么7月3日发生,7月12日才公布?紫金矿业矿长助理陈露楠对时代周报记者道出了难言之隐:“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就是因为走程序,事故发生之后,我们需要向各级部门汇报情况。更重要的是,当时我们的第一要务是事故处理,在没有彻底查清事故的原因之前过早通告会引起恐慌。”其次,从字面上理解,该公告认为汀江死鱼事件发生在7月3日之后。然而,不少养殖户却不认同这一观点。下都库区璜溪村和豪坑村的养鱼户展示了大量的照片,照片上的日期明确显示是6月21-24日。
事件处理结果:
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铜矿污水泄漏事故
长期偷排污废水
7月12日,对外公布事故消息
7月13日,发布事故公告
7月15日,政府公布事故处理结果
7月3日:强降雨致废水大量泄漏
7月18日,福建省环保厅紧急特函,汀江下游水质恶化,不适宜渔业养殖。
7月28日,政府决定对紫金矿业限产
后续赔偿:
①渔业赔偿2000余万。
②、。
③环保设施投入近“6亿元”。
┉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①,其中包括控制漏油的措施和事故赔付等。
②达成赔偿协议,设立赔偿基金,缴纳40亿美元罚款。
环境信息公开: 说不出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