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PC技术经典课件p10.ppt

格式:ppt   大小:21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C技术经典课件p10.ppt

上传人:bjy0415 2018/4/30 文件大小:2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C技术经典课件p10.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常用外设
1 外部设备概述
主机以外的设备。也称输入输出设备。
外设向多样化、智能化、功能复合化、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输入设备:主要完成输入程序、数据、操作命令、各种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
输出设备:输出计算机的处理结果或操作提示。可以是数据、文字、表格、图形、图像或语言。
输入设备
字符输入设备:键盘
图形输入设备:鼠标、光笔
图象:扫描仪、传真机、摄象机
模拟设备:语音输入、AD转换
外设
输出设备
打印机
击打式
非击打式
活字式
点阵式
激光
喷墨
绘图仪
语音输出
显示器
CRT
液晶、等离子体显示器
多媒体
终端设备
外存储器
通信设备
磁盘
磁带
光盘
2 常用的输入设备
键盘
按结构原理划分:有触点和无触点类型
触点式: 利用机械触点的分离与闭合判断电路的通断,由于磨损、氧化等易产生接触不良等故障。
无触点式:通过按键上下运动使电容的电量发生变化,达到检测开关的通断,不存在磨损和接触不良等问题,且密封组装有防尘特性。
按与主机通信信息划分: 编码和非编码键盘
编码键盘:当某个键被按下后,能够提供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的编码信息。
非编码键盘:用较为简单的硬件和专用的程序来识别被按键的位置,提供一个与位置相对应的中间代码——扫描码,然后由专用软件将其转换成规定的编码。
微机键盘组成原理
计算机键盘常采用非编码键盘,由单片机和按键矩阵组成。
PC机键盘用8048负责键盘控制
键盘自检、键盘扫描、键盘与主机通信
键盘缓冲区配合工作
鼠标器
鼠标器是控制计算机显示器上光标移动的输入设备。一般有2到3个键。
特点:快速、精确地光标定位,优良的人机交互。
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光电、机电
按与计算机通信方式分:有线和无线(红外和无线电)
指标:
分辨率
轨迹速度
扫描仪
扫描仪是把图形图像和字符变为二进制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输入设备。
分类
台式、手持、滚筒
黑白和彩色
指标
分辨率、扫描幅面、扫描速度
3 常用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
一、概述
分类:
CRT、液晶、等离子
性能:
屏幕尺寸、点间距、对比度、幀频、行频、扫描方式、灰度等级或彩色数量。
显示方式:
字符/数字、全点可寻址方式
视频放大电路
同步信号
帧扫描电路
行扫描电路
高压
CRT
主机信号
二、显示器的性能指标
屏幕尺寸:显示器屏幕的对角线长度
点间距:显示器屏幕上象素间的距离
颜色数:每个像素点可显示的颜色数
对比度:图像(字符)与背景的浓度差
帧频:字符或图像每秒在屏幕上出现的次数
行频:单位时间内电子束从屏幕左到右的扫描次数
扫描方式:电子束扫过荧光屏上所有像素的方式,分隔行和逐行扫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