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的确如此啊,《鲁滨孙漂流记》就为我的生活开了一扇大窗,一扇我最喜欢的大窗。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 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 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永不放弃,鲁滨孙奠定了生活的基础。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光砍树就是数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直到"星期五"(一个人)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最近,我迷上了《三国演义》,因为它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在此,我打算把《三国演义》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其中,“三顾茅庐”这个小故事我很喜欢,就让我讲给你们听吧!在汉末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称霸天下、各据一方,刘备的谋士在离开刘备赶往曹营前,向刘备推荐乡间有学识、又有才能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第一次,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一次带着礼物去请诸葛亮时,他不在家,只有童子出来迎接。关羽很生气,说诸葛亮什么都不懂,但是刘备胸怀宽广,劝说关羽下次再来。刘备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诸葛亮时,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了,只遇到了诸葛亮的朋友。张飞气得要烧了诸葛亮的家,但是刘备很讲义气,只留下了一封信,要下次再来。直到刘备第三次去请时,诸葛亮在家,却正在睡觉,刘备不让童子惊动他,只是静静地在一旁等候。关羽、张飞耐不住性子,要杀诸葛亮,被刘备小声喝住。最后,经过刘备三次下乡请求,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终于答应为刘备效力。这就是
“三顾茅庐”的故事。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感到刘备的胸怀宽广、为人仗义,也懂得了做人不能心胸狭窄的道理。像这样类似的故事,《三国演义》里还有很多,我也深深感受到他们爱护百姓、深得民心的好品质。另外,我还了解了很多歇后语的出处,比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讲的是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讲的是黄盖运用苦肉计假装降曹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样有趣的歇后语。
怎么样,听过我的介绍,你一定很想读读这本书了吧!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读《老人与海》有感
人生离不开书,正如鱼离不开水。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一定
阅读过许多好书。而我最喜欢的一本好书是《老人与海》,它是一本外国名著,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海明威。
《老人与海》这本名著,作者以摄像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老渔
夫桑提阿果在海上捕鱼的全过程。他在连续84天没有捕倒大鱼的情况下,经过重重险阻,终于捕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但在返航途中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只拖回了一副鱼骨架。
也许有人会想:他完全可以丢弃了马林鱼,自己逃生,也不必去把一副大鱼骨拖回来。是啊,可是桑提阿果爷爷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动了我。这也应照了桑提阿果的生活信念:“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是这样的瘦骨嶙峋的老人,却是作者心目中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