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3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
一、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珙桐,是一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孑遗植物。其树形高大挺拔高可达20余米,盛花时,满树似白鸽群聚,是世界上濒于灭绝的、珍贵的、我国独有的单型属植物。由于它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非常罕见等特点,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被人们誉为“活化石”。目前珙桐的数量日益减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很有可能被其他阔叶树种更替.
红豆杉,是第四纪冰期孑遗的古老树种。其生物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高,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
为什么说珍贵物种消失“损失的不仅是钱财,更严重的可能是人的生命?
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
想一想
生物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和大量工业原料,满足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物种是多种药物的来源,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可做药用,如果这些物种消失,许多珍贵的药物就失去了来源,因此说珍贵物种消失“损失的不仅是钱财,更严重的可能是人的生命。
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该学会平等的对待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假如遇到以下情况,应该怎么做:
周末与家人到郊外旅游,遇到有人打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请客吃饭,请你吃野生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市场上有人贩卖珍稀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有人偷运野生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西藏自1996年开始,在“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年楚河)地区实施生物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江沙滩上筑起了40多万亩的绿色“长城”。有效地促进了这一地区地表的植被发育,在涵养水分、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西藏人还积极实施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广水能、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对生物能的消耗。
※想一想:西藏人民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大自然又是如何对待西藏人民的?
西藏人善待自然,大自然也善待西藏人,最新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表明: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屋脊”西藏仍是地球上受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植物的纯净度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至今也未发现酸雨和放射性污染。
※议一议:我们该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良垌生态示范区,以山心村、白鸽港村
为重点,打造了“观荔绿廊”生态旅游景点。
河唇生态示范区,以杨桃沟、新屋仔村
为重点,打造了“百果之乡”生态旅游景点。
生态文明村
生态示范区
生态公园
为保障青藏铁路沿线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建设者在沿线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使这些通道符合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饮水等行为习性。近两年来,保护区藏羚羊完全适应了青藏铁路动物通道,历史上的固定迁徙路线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