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地球演化及板块构造运动.ppt

格式:ppt   大小:10,263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球演化及板块构造运动.ppt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5/2 文件大小:10.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球演化及板块构造运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球演化及板块构造运动
——华北平原的形成与演化
引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诞生都是人类永不停止的探索,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地质,首先要掌握的是它的构造背景,本篇以板块构造为背景讲述华北平原区域构造史及地层年代沉积环境。
目录
地球的演化
—大陆漂移学说
简述中国构造格架及演化史
华北地区区域构造地质
地球的出现
大约45亿年前,银河系外层一一个巨大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团开始凝聚,富源几十亿平方里的凝团逐渐塌陷成扁平的自旋圆盘,这就是太阳星云,盘内分子互相碰撞结合,原始太阳和原始行星形成了,太阳的燃烧使太阳内部的气体被吹走,剩下的是高温的岩石世界, 大规模的碰撞形成了行星,后来变成了地球,最后也许一次剧烈的冲击,把一些物质撞飞形成月球。
地球的形成(4600~3900Ma)
太阳星云
分馏
凝聚
星子撞击
原子衰变
原始地球
液态铁质地核
原始陆核
温度地表
上升冷却
分异作用
扩大
地壳
地幔
大汽
海洋
地球
地球的组成
地球的最上层是厚约100公里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的低速层,其物质少部分是熔化的,但固体介质长期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会具有流变特征,整个低速层便可以发生流动变形,故称为软流圈,其下界深约220公里。
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构造活动带割裂的、持续不断地相对运动着的若干刚性板块。最早曾将全球岩石圈分为6个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这些板块的边界并非大陆边缘,而是海岭、岛弧构造和水平断裂。除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余都是海陆兼有。绝大部分的地震和火山发生在板块边界处。板块构造对大陆陆块的联结和分离,对生物物种的迁移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距今24亿年-6亿年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距今6亿年-。"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地球生命的演化
地球自形成以来课划分为5个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
-,。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