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1
文档名称: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理论与中国的实证》债券-资本市场-中国.pdf

格式:pdf   大小:3,915KB   页数:2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理论与中国的实证》债券-资本市场-中国.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8/5/2 文件大小:3.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理论与中国的实证》债券-资本市场-中国.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
理论与中国的实证
姚秦著


内容提要
本书的研究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股票市场与债券
市场的微观结构有何区别?为什么做市商制度成为了各国债券
市场的主流交易机制?第二,债券市场做市商对市场产生什么样
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第三,我国的做市商制度对银行间债券市
场的微观结构特别是市场流动性、稳定性、有效性和交易成本等
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第四,做市商制度是否应该作为我国债券
市场交易机制的发展方向?
基于以上问题,作者在实证研究中,利用市场双边报价和交易
的高频数据和多种统计及计量方法,发现做市商制度对改善我国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本
书的读者对象为经济、金融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
理论工作者。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而成的。作者
姚秦先生于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获经济学博士
学位(金融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工作。作为
其导师,我参与了作者的论文选题、撰写修改、最终定稿、论文答
辩的全过程。该论文在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得到了包括盲审专家
在内的校内外专家的较高评价,并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现在论文即将公开出版,我深感欣慰。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近年来金融学发展最快的新兴分支之
一,广泛渗透到金融学的各个领域,从理论上大大深化了对金融
市场微观运行的认识。大量研究表明,市场微观结构直接关系
到证券市场功能的实现和运行质量的提高,对市场的流动性、波
动性、有效性、交易成本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第
一个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金融市场,已经积累了近5年的实
践经验和相关数据,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样本。所以,
对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深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一方面,能够对该市场交易机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
考依据;另一方面,能够为做市商制度在我国金融市场的适用性
提供经验证据,从而使我国金融市场交易机制的多样性得到进
一步发展。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理论与中国的实证
2 ———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选题上来看。就国际范围而言,现有的微观结构理
论大多围绕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展开,而对新兴国
家证券市场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而在我国,现有关于市场
微观结构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竞价机制下的股票市场,本书独
辟蹊径地开展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选题具
有很大的创新性。
第二,从研究内容上来看。本书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
市商制度下的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和交易成本展开了全景式
的剖析,对比分析了做市商制与询价制的交易成本和效率,成为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第一份系统性的研究成果。
第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本书利用银行间市场双边报价
和交易的高频数据,使用多种统计及计量方法,论证充分,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
本书的研究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1)股票市场与债券
市场的微观结构有何区别?为什么做市商制度成为了各国债券
?
市场的主流交易机制(2)债券市场做市商对市场产生什么样
?
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3)我国的做市商制度对银行间债券市
场的微观结构特别是市场流动性、稳定性、有效性和交易成本等
?
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做市商制度是否应该作为我国债券
市场交易机制的发展方向?
本书研究发现:基于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及交易机制的特
点,场外交易和做市商制度是国际债券市场交易方式的主流;围
绕做市商提高市场流动性这一根本功能,运用换手率和买卖价
差两个指标,进行了跨市场与跨国比较,得到银行间市场流动性
十分低下的结论;除了上述理论部分之外,作者在实证研究中,

3
利用市场双边报价和交易的高频数据和多种统计及计量方法,
发现做市商制度对改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
现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所以,在银行间市场做市商制总体
而言优于询价制,应该作为下一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
制优化与发展的方向。
同时,鉴于我国债券市场由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组成
这一事实,对两个市场交易机制开展比较研究,应该是非常必要
的。这也许是今后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的一个方向。
姚秦先生3年前入学时的情景,言犹在耳。
倏忽之间,已是3年。
感叹之余,更多的是喜悦。
是为序。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刘红忠于复旦园

2006年11月
目录

中文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