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海湾战争对中国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湾战争对中国的启示.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5/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湾战争对中国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湾战争对中国的启示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本次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打下了伏笔。
  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在参战的43个师中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或缴获。
  海湾战争为什么能如此迅速的结束?并且以萨达姆军团的全面失败而告终?这给中国军队一个很大的启示。
    
  实际上在海湾战争之前,中国军队还是自信满满。在此之前两年,中国结束与越南的边界冲突后,中丶共领导人还满意的说,“我们的军队是能打仗的。” 
但在1991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军以极小的代价,在很短的时间内摧毁了萨达姆120万正规军,对此中国军队极为震惊。震惊来源于两个换位思考:
假如把美军换成中国军队,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假如把伊拉克军队换成中国军队,又会是什么结局?
虽然从感情上说中国的将领们不相信他们会败于美军,但理智告诉他们,他们的结局不会比萨达姆的军队好多少。 
震惊之后中国人冷静了下来,他们开始反思、开始觉醒,我们无法知道当时中国军队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在21世纪头十年已经过去一半的时候,我们在看中国军队,就可以的清楚知道中国军队发生的深刻变化。

“技术决定战术”,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公开承认军事技术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中国军事思想中,战斗精神和军事谋略是同等的重要,军事技术的重要性则被有意回避。为此,他们还刻意的批判“唯武器论”。
实际上中国军队也知道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但是他们不愿意公开承认。“技术决定战术”,实际是中国军事思想的潜规则。在红军时期的“十六字”诀、对日作战的长期敌后游击战、国共内战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韩战前期迂回穿插、近战、夜战,后期的坚固防御、短促反击,实际都是“技术决定战术”的理智选择。
虽然是理智的选择,同时也是无奈的选择。长期以来,中国军队的军事技术始终处于落后的地位。因此,着重突出战斗精神和军事谋略的重要性,对于维持中国军队的士气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军事技术优势在战争开始前就决定了战争的结局,而双方统帅的谋略水平、双方士兵的士气只能影响这个结局到来的时间和代价。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军事技术的作用更加突出,南联盟军队的军事谋略水平和军队士气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他们还是无法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