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湾战争和国防意识] 海湾战争
记者:教授,您好。您所从事的研究使我相信您对战争一定有过不少思索。 教授:我是搞科研的,不是军事家。 记者:可是当代战争和科学技术的联络比以往愈加紧密,比如很快前的海湾战争,就是一场高科技支持的战争。
教授:是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攻击表现出了高技术的力量,但我仍然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原因是人而不是武器。
记者:假如我们临时抛开其它原因,只从武器技术上分析……
教授:这么只能够评论某一个武器的优劣,但不能以此做为战争胜败的依据。任何武器全部要有使用条件,拿这次战争中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来说,它在美国的生产原来很不景气,声誉不好,用我们的话说是“浪费的经典”。“爱国者”导弹的导引技术不是最优秀的,飞行速度是3马赫。伊拉克使用的“飞毛腿”导弹是苏联制造的短程导弹,飞行速度高于3马赫,但伊拉克为了让它飞越约旦打到以色列,便请德国人进行了改装。一是减轻重量,战斗部炸药降低,降低了威力;二是加长了燃料箱,以支持远距离飞行;三是降低了速度,降低油耗,而毛病就出在这里。“爱国者”的攻击方法是尾追,不是拦截,正常情况下它追不上“飞毛腿”,但“飞毛腿”速度一降低,恰巧进入了“爱国者”的攻击范围,因此我说“爱国者”是歪打正着,并不是它多么了不起。
记者:那么您认为伊拉克不是输在武器上了?教授:对。因为战争在几天内就结束了,并没有出现真正的交锋,所以没有看到武器性能低造成伊拉克失败的现象。从报道上看,伊拉克拥有的武器性能水平和多国部队的差距不大。伊拉克是输在它的领导人身上,输在指挥系统上,这恰恰是人的原因。记者:优秀的武器看得见,摸得着,“人”似乎抽象了部分。教授:好,我们就以中国经历的几次战争为例。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争中,前三次战争中我们的武器显著处于劣势,而且不是通常的劣势,只有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武器稍占优势,但战场是在高原山地,优秀的武器也拿不上去,如喷火器,就无法使用,但我们最终全取得了胜利,这足以说明决定战争胜败的原因是人而不是武器。记者:是不是能够这么说:海湾战争结束了,但并没有打起来。
教授:这不正确,但有一定道理,这是一场没有展开的战争。西方一位战略分析家说:在海湾战争中“西方的军事理论没有经受真正的严重考验,因为伊拉克人实际没有反击,只不过是躲起来而已。”
记者:不过战争毕竟结束了。教授:这场战争非打不可,因为战争有一定规律性,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每当其碰到经济衰退时,战争是一个有效的解救措施,战争能够缓解经济的衰退。如美国对朝鲜战争就是如此。顺便说一下,日本的起家也是占了朝鲜战争的廉价,因为它距朝鲜最近,因此收到了大量的生产订单,这使它完成了资金积累,所以应该说,日本经济的发家起源于朝鲜战争。在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经济碰到严重困难,我国矛盾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打一场很廉价的战争是美国人很情愿的。我说这场战争廉价,是因为并不需要美国出多少钱,钱由科威特、沙特等国出,日本也出,而且占很大百分比,这些钱最终全部哪去了?是到了美国人腰包里去了,它的生产订单立即就增加了,如“爱国者”导弹的生产商就所以大赚其钱。另外,我说海湾战争是新武器的试验场,为何西方国家全部往里挤呀?当然关键是经济原因,海湾是世界矛盾的焦点,美国公开说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