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许端平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Jsxdp@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 中英文期刊分类
2 写作前的准备
3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撰写
4 文法与表达
5 投稿及与编辑的联系
论文写作的目的
学术论文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的重要形式
Publish or perish (发表或者灭亡)
—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曾存在;
—科研人员:没有论著发表,职业生涯将难以为继
There are three necessary steps in useful research: the first to begin it, the second to end it and the third to publish it. —— M. Faraday
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 在撰写论文之前, 就什么也不算. 在学术领域, 我们的成果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 出版物就像硬通货币, 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 如果结果没有公开发表, 就等于没有做实验,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 D. Kennedy
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知识, 或者一些已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
一点之见即成文;
不要发表毫无独创性的论文, 即便是综述性论文, 其独创性也应体现在作者对所综述材料的有眼光的选择, 以及对相关主题研究现状的评述与展望
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
不要把属于同一研究成果的素材“支解”为多篇“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
避免无意或有意的剽窃行为(即引述他人思想、数据或论述而不注明出处);
抄一篇为剽窃,抄多篇为创新;
避免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一稿多投(repetitive publication):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作者, 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不属于一稿多投的情况:
—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 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以上数据的论文;
—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简单的内容描述)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二次发表(secondary publication):使用同一种语言或另外一种语言再次发表, 尤其是使用另外一种语言在另外一个国家再次发表
二次发表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已经征得首次和二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意, 并向二次发表期刊的编辑提供首次发表的文章;
—二次发表与首次发表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时间间隔;
—二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
—二次发表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采用脚注形式说明首次发表的信息
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
刊物的宗旨和范围;
各栏目论文的长度、章节的顺序安排, 等;
投稿要求: 投稿的份数、形式(可否以电子版形式投稿)、图表如何准备, 等;
履行何种形式的同行评议?
多长时间后能决定可否录用;
采取何种体例格式? 如: 页边距、纸张大小、参考文献的体例, 等
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
如果稿件中涉及对人或动物所作的实验, 则需弄清楚拟投稿期刊在伦理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
采用国际计量单位制(SI);
其他: 对于语言的要求(如: 采用英国英语拼写还是美国英语拼写);有关缩写和术语方面的规定, 等等;
所推荐的词典或文体指南:“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