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孔子.ppt

格式:ppt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孔子.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15/5/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孔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孔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追谥“文宣王”。清顺治十四年(1657),改称“至圣先师孔子”。
五四运动时期,号召“打倒孔家店”!鲁迅指出儒教是“吃人的礼教”,“中国人的奴性”就来源于此。
黑格尔觉得中国人对道德形式上的遵循缺乏“自有的内心的情感”做后盾。
献身文教
少年立志
收徒讲学
短暂从政
周游列国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生活十分贫困。
孔子周游列国图
[读一读想一想]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
▲鲁定公13年,孔子55岁。孔子离开鲁国, 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孔子带弟子先到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住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带弟子离开。
▲鲁哀公3年,孔子60岁,去郑国,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鲁哀公六年,孔子63岁,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 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七年,孔子64岁,又回到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8岁,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兴起;
社会层面:传统的宗法、礼乐制度受冲击。
恢复周礼,传承文化,改善人际关系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臣弑君、子杀父、少凌长、庶废嫡。”
阶段实质: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目的:
:
①礼(周礼,指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规范制度)
地位:
评价
积极:
消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维护奴隶制的规范等级制度,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体现其思想保守的一面。
有利于建立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
立国立身的基础
不知礼,无以立也。
孔子
礼涉及社会等级、社会秩序建设,
是外向性的规范。
②仁
子曰:仁者,爱人。
——《学而》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含义:

地位:
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 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涉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
是内向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