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计算机文化概论.ppt

格式:ppt   大小:255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计算机文化概论.ppt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5/7 文件大小:2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计算机文化概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
西安三资职业学院王忠义 wang-z-y@
第1章计算机文化概论
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计算机文化与社会信息化
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
如何学好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也叫“电脑”。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2月诞生于美国夕法尼亚大学,它的名字叫“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是宾州大学莫克利(John Mauchly)教授和他的学生埃克特()博士为军事目的而研制的。它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
其内存为磁鼓(存储容量小),外存为磁带,使用机器语言编程,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主要应用领域为数值计算。
1946年6月,曾担任ENIAC小组顾问的美籍旬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man)教授发表了《电子计算机逻辑结构初探》的论文,并为美国军方设计了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EDVAC(the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puter,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
与ENIAC相比,EDVAC有两点重要的改进:采用二进制,提高了运行效率;把指令存入计算机内部。但世界上第一台实现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是EDSAC(the 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于1949年5月制成并投入运营。
1959年,第二代计算机出现,其特征是:以晶体管为主,内存为磁芯存储器,外存为磁盘或磁带,运算速度为每秒几万到几十万次。
使用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等)编程。主要应用领域为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及工业过程控制。
1965年,第三代计算机出现,其特征是:以集成电路为主(集成电路就是由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集成的一个小硅片),内存为半导体存储器,外存为磁盘,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机种成系列,采用积木式结构及标准输入输出接口,用高级语言编程。
以操作系统来管理硬件资源,主要应用领域为信息处理(处理数据、文字、图像)。
1970年左右,第四代计算机出现,其特征是:以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一个芯片上可集成数十到上百万个晶体管),内存为半导体存储器,外存为磁盘,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到上亿次,应用领域扩展到各个方面。
此时微型计算机也开始出现,并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迅速推广。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了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计划,其主要目标是使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某些智能,如听、说、识别对象,并且具有一定的学****和推理能力。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新一代计算机有:神经网络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