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渭南临渭区油库内部铁路铁路轨道曲线整毕业论文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661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渭南临渭区油库内部铁路铁路轨道曲线整毕业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85872037 2018/5/7 文件大小:6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渭南临渭区油库内部铁路铁路轨道曲线整毕业论文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渭南临渭区油库内部铁路
铁路轨道曲线整

目录
第一章 3
绪论 3
第二章铁路轨道曲线调查概况 5
第三章铁路轨道曲线调查内容 6
第一节确定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6
第二节确定调查要点 6
一、轨道钢轨的伤损与状态检测 6
二、轨道水平的调查 7
三、轨道高低的调查 7
四、曲线要点的调查 8
第四章铁路轨道曲线病害分析 9
第一节铁路轨道曲线病害进行分析 9
第二节铁路轨道曲线爬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 11
一、轨道爬行病害原因分析 11
二、铁路曲线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12
第五章铁路轨道曲整正方案研究与实践 16
第一节铁路轨道曲线整正方案研究 16
一、曲线轨距加宽 16
二、曲线轨距加宽的确定原则 17
三、根据车辆条件确定轨距加宽 17
四、根据机车条件检算轨距加宽 17
五、外轨超高的作用及其设置方法 19
第二节、铁路轨道曲线整正方案实践(曲线绳正法拨道) 20
一、曲线绳正法概述 20
二、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 21
三、曲线整正的测量: 23
四、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 24
28
28
第三节、曲线整正计算 29
一、计算曲线中央点的位置 29
二、确定设置缓和曲线前圆曲线长度 29
三、确定缓和曲线长度 30
四、计算主要桩点位置 30
五、确定各点的计划正矢 30
六、检查计划正矢是否满足曲线整正前后两端的直线方向不变的要求 32
七、计算拨量 32
八、拨量修正 35
第六章、曲线整正方案实践操作: 40
第一节、曲线整正结果计算: 40
第二节、轨道曲线整正实践方案结论 41
第七章毕业设计总结 43
第一章
绪论
曲线是铁路轨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因为其引导机车车辆转向的作用,所以曲线轨道承受着机车车辆巨大的冲击力,相对于直线地段,及易产生各种曲线病害,产生这些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整治这些病害也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所以正确认识曲线病害的发生原因和规律,采取正确的整治方法,对于恢复和保持线路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减少铁路维修中的人力、物力消耗;反之,则反复整治,病害不得消除,费工、费时达不到效果。
铁路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备,曲线病害给铁路轨道的状态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曲线方向不良、轨距不符、水平超限、轨底坡不统一、曲线钢轨侧面磨耗、剥落掉块和波浪形磨耗等病害更是严重影响着行车安全;以下介绍曲线方向不良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
纵观今日世界各国铁路发展蓝图,铁路发展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已经认识到,铁路不仅对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铁路在运输组织和技术设备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铁路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人们逐步认识到路网在铁路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长远路网总体发展规划,指导铁路建设和发展。为适应广大旅客对运输市场的要求,我国铁路已先后
6次对既有线实施提速。调整列车运行图,列车提速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运输安全装备普遍得到改善,一批高科技设备投入使用,有力的促进了铁路运输的生产,也是铁路运输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
在现今时代与社会进步中,铁路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随着行车密度和轴重的提高。不少区段钢轨的侧面磨耗和剥落掉块情况十分严重,较严重的发展下去将是十分危险的。对于曲线的超高设置应根据定期的测速资料来依次设置。由于多年不测速,只是凭现场经验来调整超高,致使超高与速度不相适应,存在较大的欠超高或者过超高。那样将大大影响钢轨的使用寿命,制约行车的速度。曲线地段的病害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整治,轻则影响行车的质量,使旅客感到不舒适或者列车发生晃动;重则造成列车的颠覆。因此,曲线地段的病害应当高度重视,绝不可掉以轻心。在曲线地段,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列车车体向外倾斜,迫使钢轨受到冲击而变形。车轮和钢轨就会产生严重的磨耗,必然导致旅客列车上的旅客感觉到不舒适等现象。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列车能够安全平稳的通过曲线,这就需要在曲线两头设置缓和曲线,合理设置外轨超高和加宽轨距,加强线路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保持曲线线形等。
铁路大发展,进一步突出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在过去的几年的时间了,中国铁路已经是实现了阶段性的跨越。铁路未来将向更快,运量更大发展,运输量也将越来越繁忙,这就向铁路的基础线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定会使得线路质量更高,病害被预防在未然,维修量将越